• 36阅读
  • 0回复

引导和服务紧紧跟上——三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6
第2版(经济)
专栏:

  引导和服务紧紧跟上
  ——三谈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本报评论员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要放手发动农民群众去实践、去创造。农民在结构调整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这是造成一些地方农民不愿调、不敢调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应充分了解这些困难,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
  农民作为结构调整的实施主体,只要他们面临的外部条件没有改变,他们的行为就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应该发挥的作用是,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技术示范等手段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促使其进行结构调整。
  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必须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充分发挥市场对结构调整的带动作用。产地批发市场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形成具有本地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各地要把它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重点扶持。与此同时,要加快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农业结构调整不仅仅是种植面积的增减和种植品种的轮换,它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该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推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一点也离不开农业科技的支持和参与。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农业降耗增效技术,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显著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发挥科技对结构调整的作用,关键在于抓好技术推广。要有一个好的机制,稳定农技推广队伍,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农民,是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们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要搞好龙头企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不论是哪种形式,只要能与农民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能带动农民发展生产,进入市场,都应当加以扶持。尤其是对那些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更应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扶持。
  通过对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引导农村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切实搞好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制定支持措施,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发展小城镇要坚持循序渐进,防止盲目攀比、一哄而起。要研究制定鼓励农民进入小城镇的政策和社会各方面投资建设小城镇的政策,走出一条政府引导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建设小城镇的路子。要把农村市场建设、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
  各级政府在新阶段的结构调整中任务重大,责任明确,各地下一步要狠抓落实,保证引导和服务工作紧紧跟上,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