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盐城“二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6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盐城“二乔”
  卞毓方
  “盐城有‘二乔’,你知道吗?”倘若现在有谁提问,相信您多半会说出正确答案。但在三十六年前,在毛泽东七十一华诞的宴席上,当伟大领袖搁下酒杯,盯住来自盐城的知青代表董加耕,笑吟吟地发问。董加耕顿时张皇失措,如堕五里雾中。
  “盐城有二桥?”他一开始就把“乔”听成了“桥”,盐城的桥很多,主席为什么单问二桥?是不是他老人家到过盐城,走过那两座桥?还是那两座桥特别有名,都传到主席耳里了?盐城的大桥小桥长桥短桥老桥新桥在董加耕的脑海里急速打架,奈何场面隆重,众目睽睽,由不得他细想,董加耕于是硬着头皮,放胆应对:“西门登瀛桥,东门朝阳桥。”
  “哈哈,我说的是人,不是桥。”毛泽东这里再次展示了他借古喻今、涉典成趣的艺术魅力。但见他环视左右,掰着手指头解释:“盐城‘二乔’,一个是胡乔木,一个是乔冠华。”
  此事发生在1964年12月26日,地点在中南海;“盐城二乔”的美谈由是飞出餐桌,飞出京城,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祖籍盐城鞍湖乡张本庄,1912年生人,扬州中学毕业,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肄业。1936年奔赴延安,改名“乔木”。改名是当时革命青年的风尚,以示告别旧我,焕然一新。“乔木”这名儿,显然是受了《诗经》“伐木”篇的启示:“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乔,形容高大,乔木就是高耸、挺拔的大树。号角在前。光明在前。大时代在前。延安的红色青年,谁不希望自己成为一株拔地擎天的大树!乔木不仅自己全身心向往,还动员妻子李桂英改名“谷羽”。你有没有悟出其中的奥妙?“谷”,就是山谷,“羽”,就是鸟,鸟儿从深谷飞出,一翅落在高枝上——不正象征着嫁给了乔木吗!
  乔冠华,祖籍盐城庆丰乡东乔庄,1913年生人。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德国杜宾根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在香港参与创办《时事晚报》,负责撰写国际时评。他的评论,既目光如炬,洞中肯綮,又文气淋漓,感性十足,一时哄传港岛。有同事梁先生出主意,说:这么好的文章,只发《时事晚报》一家,太可惜了。你不如换个笔名,通过中国新闻社发往南洋,供华侨报纸刊用;笔名,可以就叫“乔木”。借助中国新闻社,一稿多发,尽量扩大影响,乔冠华自然乐得赞成;至于笔名,他觉得自己姓乔,又长得身高体瘦,活像一株乔木——难得梁先生考虑如此周密——也便一并笑纳。
  从此,中国有了两位“乔木”。都是盐城人,都念过清华大学,都在共产党内,又都擅长写理论文章;世人为了分辨,通常称他俩为北乔和南乔。
  1945年,南北二乔在重庆碰到一起。前者是重庆《新华日报》的编委,后者是赴渝参加国共谈判的毛泽东的随员。两位乔木都是才子,都是大手笔,日常难免混淆不清。尤其当他俩在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更让人有“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之叹。于是,有人提出请他俩中的一人更名。更名?更改一个已为社会普遍仰视,并且日益发出强光烈焰的大名?让谁谁都不干。南乔说自己的列祖列宗就姓乔,而且身高一米八三,站在哪儿都像一棵树,乔木一名自是非他莫属。北乔说自己“注册”在先,早在1935年,他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文学评论,署的就是“乔木”;何况连老婆谷羽的名字,含的也是同一典故。双方各以全力“对掌”,寸步不让。事情惊动了毛泽东,于是就生发出毛公为二人“断名”的佳话。关于这件事的时间、地点,版本不一,有说是在当日的重庆,有说是在建国后的北京。据叶永烈考证,应以重庆为正确。大致经过是:有次聚会,适逢毛公和二乔都在座,两人重名的事儿,又被在一旁的好事者提了出来。毛公仰脸问南乔,你原来叫什么名字?南乔回答说“原来叫冠华”。毛公听罢,双眸一亮,拊掌道:冠华,冠华,这名字很好嘛!你以后仍叫乔冠华,名字既响,又不改姓。这边敲定,那边就好办了。毛公转脸向北乔,说:你可以保留“乔木”,但你原来姓胡,要加上姓,叫胡乔木。
  一团死结,在毛泽东手里迎刃而解。
  名字这玩艺儿,有时仿佛通灵。从历史的角度看,北乔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就像背靠一株参天蔽日的大树,说他“出自幽谷,迁于乔木”,颇为形象、传神。而南乔,虽然也官运亨通,一路做到外交部长的高位,但他与最高领袖之间,毕竟隔了一段距离,就仿佛鸟儿在高空盘旋,始终没能歇羽巨柯繁枝。不过,弃“乔木”而取“冠华”,倒是“名至实归”,冠华,冠华,他在新闻和外交领域的建树,不管后人如何评说,也堪称“名冠中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