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阅读
  • 0回复

路易·艾黎和培黎大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6
第7版(人物纪实)
专栏:

  路易·艾黎和培黎大学
  龙晓勤
  在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的中关村,有所大学,名曰“北京培黎大学”。
  也许你听说过她的芳名,然而,首都名校那么多,也许你没将她放在心上。
  倘若追溯培黎大学的历史,其厚重的分量会令你惊叹不已。
  先前,我也不知这所看似普通的民办大学竟与约瑟夫·培黎、路易·艾黎、马海德等名字联系在一起。它凝聚着国际友人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约瑟夫·培黎,美国传教士,于1890年来到中国。他前往苦难深重的地方,尤其是那些遭受水灾和饥荒的地方。他充分认识到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问题,因而竭尽全力在南京大学创办了农林学院。他主张半工半读的教育方法,主张教育在于启发青年人的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培黎和亨利·福特合作,把大批中国年轻人送到美国学习。可惜这位为中国教育事业殚精竭虑的美国人于1936年因患癌症而英年早逝。
  路易·艾黎与培黎是二十年代后期在上海认识的。艾黎生于新西兰岛斯普林菲尔德镇,青年时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27年来到中国,当时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他决心投入劳苦大众要求变革的斗争。三十年代,他加入上海第一个国际性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不顾个人安危,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地下斗争。上海地下党的秘密电台就装在他的屋顶。正如1968年宋庆龄在为艾黎写的证明中说:“在白色恐怖笼罩上海的时候,是他把自己的家作为共产党员的避难所”。抗日战争伊始,他和斯诺夫妇等中外友人在宋庆龄的大力支持下,发起成立“中国工业合作社协会”,支援抗战。随着“工合”的发展,需要在各地举办训练班,为合作社培养技术员和指导员。为了纪念培黎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传播培黎的教育思想,艾黎将这些学校都命名为培黎学校。
  1952年,艾黎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卸任兰州培黎石油技校校长之职,定居北京,出任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员。在积极投身国际和平运动的同时,他遍访中国,勤奋写作,向全世界介绍新中国的变化和成就。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12月2日艾黎八十寿辰宴会上这样评价他,“像艾黎同志那样五十年如一日,在我们艰难困苦的时期,在我们创业的时期,在我们胜利以后,始终如一地为中国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国人民理所当然的尊敬。”
  1983年5月,八十六岁的艾黎与曾参加过广州暴动、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李逸三商定创办北京培黎大学。主要招收高考落榜生。艾黎及其亲密战友马海德任名誉校长。当时,民办大学被戏称为“三无”大学(无经费、无校舍、无教师)。三无变三有,难度何其大!李逸三四处奔波,苦心经营。他年事已高,精力不济,为将培黎大学办得像模像样,他向中央申请,办理了参事的“离职休养”。其实哪是休养,而是为了“忙活”。
  培黎大学继承发扬培黎和艾黎的教育思想,为社会培养职业型、实用型人才。近年来,他们在对社会需要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调整和改造所有专业学科,新增设了计算机应用、法律、中医药等专业,对于传统专业则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形成了定位准确合理、动态管理的学科体系。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教育方式、教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改变“过窄的专业设置”和“过弱的文化底蕴”现象,促进人文和科技的融合,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学生不仅有“智”而且有“能”。连续五年来,该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据现任常务副校长许根琬介绍,建校十七年来,在“取之于学用之于学”的办学方针指导下,培大依靠自身的滚动发展,成为拥有一千五百万元固定资产、四千余名在校学生的民办大学。建校至今,已有一万多名曾经沮丧过的学子,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也找回了自信。
  培黎大学的成功,除了教学质量、办学方向等方面的成功外,更重要的是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这种力量,便是培黎大学的灵魂。这一点,历届校领导班子都是很清楚的。他们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几乎都是从道德修养出发,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使他们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漫步在风景宜人的培黎大学校园的时候,恍然间看到培大开创者们飘逸的身影。也许,艾黎和李逸三等人在办学之初并没有想到这是一项将会横贯千年的文明大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