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构建服务新体系——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8
第1版(要闻)
专栏:

  构建服务新体系
  ——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丁伟
  家住上海普陀区的市民周立志,最近逢人便说成立华山集团医院的好处。去年年底,老周患垂体瘤住进市纺织第一医院,由于受定点医疗的限制,他想请大医院的名专家诊治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今年年初,纺一医院成为上海市华山神经外科集团医院的分院后,华山医院的几名专家长驻纺一医院,老周终于如愿以偿。
  这个发生在普通市民身边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正在进行中的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
  重组热潮逐浪高
  上海是我国医疗卫生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资源总量和每千人口床位数、医生数等指标均可与发达国家相媲美。但同样是在上海,“看病难”、“住院难”等问题却长期困扰1300多万申城市民。在一些有名的大医院,门诊大厅里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为挂一个专家门诊彻夜守候、为等一张紧俏病床四处托人的现象普遍存在。
  资源充裕与紧缺为什么会同时并存?主要原因是资源配置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大医院拥有一流的专家和先进的设备,患者纷至沓来,人满为患,而许多中小医院却由于功能单一、定位雷同,陷入患者寥寥、资源大量闲置的境地;另一方面,医院分布过于集中在中心城区,人口导入区和城乡结合部却严重不足。
  结构性矛盾只有通过结构调整的办法来解决,就是通过关、停、并、转、迁和联合重组等方式,在严格控制增量的同时,合理调整医疗机构的规模布局和功能划分,使资源配置从注重外延扩张向注重内涵和质量转化。
  计划经济模式下,上海的医疗机构由市属、区县属、医学院校属、企业属和军队属5路大军组成,条块分割成为制约改革的症结。要使资源分布更合理、服务更公平,就必须是全市一盘棋,资源社会化。
  1998年12月,上海市政府要求:打破医疗机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限制,逐步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位于城市的企业医疗机构要逐步移交地方政府统筹管理,纳入城市医疗服务体系。
  1999年,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的纺一、纺二医院成建制划转到所在区,由区政府对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通盘规划,在全国率先揭开了企业医院属地化的帷幕。
  从那时到现在,上海医疗系统资源重组、集团经营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1999年9月,宝山地区的宝冶医院、五冶医院等4家企业医院合并为中冶集团职工医院。今年7月,龙华中医医院与天山、奉贤、嘉定、普陀4家中医医院联手,成立龙华中医医疗集团;瑞金医院吸纳卢湾中心医院、市政医院、闵行医院,正式组成瑞金医疗集团,成为医疗界的“航母”;以引进人才脱颖而出的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与第四人民医院开展了相关合作……
  通过一连串“合纵连横”,近年全市共减少医疗机构1457家,占原有医疗机构的24%,其中关闭34家。
  优势互补效益增
  联合重组过程中,上海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先后探索出企业医院属地重组、同类医疗机构撤并组合、不同隶属关系医疗机构合并合作、以技术合作为纽带组建集团等多种模式。形式尽管多种多样,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重新组合,优势互补,使现有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注重以大带小是申城医疗资源重组的一大特色。瑞金医院的门急诊量居全市之冠,常年有几千多号病人排队等着住院。然而,仅两站路之隔的卢湾区中心医院,虽然新建了漂亮的高层病房大楼,可由于医疗技术实力不强,长期效益不佳。在大医院的包围下,市政医院更陷入了“大饭店门口摆粥摊”的窘境,每年的手术量仅60多台。集团化后,瑞金医院对集团成员重新定位:总院以诊治疑难病例为主,一般病例逐步向卢湾分院分流,市政医院则成为集团的康复基地,收治康复期的慢性病人。通过合理分工,集团成员间实现了资源共享,效益同步提高。今年上半年,市政医院的住院病人增加了4倍,床位使用率从过去的55%提高到现在的130%,卢湾分院的各项医疗指标也直线上升,门急诊人次从21.7万上升到36万。
  以专科特色为纽带、扩展“名牌”效应是上海医疗资源重组的又一创举。华山医院的神经外科闻名海内外,年开展手术2500多台,床位尽管由原来的70张不断扩充到200张,但仍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手术待床时间常常超过3个月。集团医院成立后,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利用普陀、浦南等4家医院的闲置资源,新增病床285张,相当于再生了一个神经外科。集团运行3个多月来,各分院共收治“积压”患者300多人,手术待床时间降到10天以下。
  上海的实践证明,医疗资源重组不单单是数量的变化,更能收到“1+1>2”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社区服务惠万家
  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城市,目前60岁以上老人已达230多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8%。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市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如何适应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变化,为老百姓提供及时便利,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咨询等功能为一身的基本卫生服务,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上海市抓住医改机遇,提出“建设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的口号,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列为政府十件实事工程之一,加快基层地段医院转轨步伐。目前,全市已经建成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0个服务点。今年年内,原有的95家地段医院将全部转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覆盖每个街道,居民一般至多步行15分钟就可以到达一个卫生服务点。
  基本卫生服务,不等于低级卫生服务。上海加大了对基层预防保健经费投入,今年底将达到每万人口8万元。此外,为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上海建立了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并引入竞争机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医师挂牌服务,病人可以自己选择医生。
  经过积极转轨,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段医院在新的功能定位下频出新招。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105万份健康档案,占总数的92%;长宁区北新泾、静安区曹家渡等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同3000多户居民签订了保健合同。
  大刀阔斧的改革,使上海原有的市、区、地段三级城市医疗体系被打破,一个功能更多样、布局更合理、可满足多种需求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