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医学科普进万家——访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郎景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28
第8版(卫生·环境·人口)
专栏:

  医学科普进万家
——访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郎景和
段文利
在医学界,有一位勇挑医学科研和医学科普两副重担的教授,他就是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健康世界》杂志主编、著名妇科肿瘤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早在70年代,郎教授就协助恩师林巧稚大夫整理其科普文章、科普讲义和科普书籍。20多年来,他在繁忙的医教研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不断出版发行科普书籍30余部,撰写科普小品200余万字。
真正的科学家从来不拒绝科普
郎教授深情地回忆起他的恩师林巧稚大夫。早在60年代,林大夫就提出“妊娠不是病,妊娠要防病”的观点。如何预防呢?就是要在门诊、病房,在各种公众场合,向老百姓宣传、普及医学科学知识,她在70年代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农村妇女卫生常识问答》等一系列科普书籍,深受群众的欢迎。
郎教授还向笔者介绍起吴阶平、黄家驷、宋鸿钊等一大批注重科普的著名医学科学家。不久前刚刚离我们而去的85岁高龄的宋鸿钊教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亲笔修改《妇女保健》科普丛书。
科普工作是医生的社会责任
疾病以预防为主,预防以科普为重。郎教授从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深深地体会到了科普对于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性。他说,一个医生在一周里,尽管看了70个、80个病人,可是还有好多患者没有机会来看病;尽管做了7台、8台手术,可是病人所关心的术前、术后的好多问题,医生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详细地回答,这时候,大量未竟的任务就要靠科普宣传。
“如果我们的科普工作做好了,这些知识就会直接转变为群众手中防病治病的武器。”郎教授真切地说。
“业务”和“业余”总会相得益彰
郎教授主张,医生做科普的前提是要做好自己的医教研等业务工作,但是“业余”的科普工作,是医生与病人之间亲切的思想交流,搞科普不会没出息,反而会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培养医生的人文思想和观念。能体恤病人苦痛的医生,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
郎教授举了一个在手术科室最常见的“术前谈话”的例子:“通常我们的‘术前谈话’由年轻的主治医师去跟病人及家属谈,谈话的内容不外乎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各种手术意外,如果没有一定的谈话技巧,加上一张不苟言笑的脸,真会把病人和家属吓一大跳。”
“所以我特别主张,‘医学’其实就是‘人学’。做一名好医生,就必须有一定的人文思想,在这个意义上,科普和科研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科普需要两种“气候”
郎教授认为,科普需要两种气候,一种是社会的大气候,一种是医院的小气候。社会的大气候,包括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导向。对医院来说,重要的是在全院各级医师中形成一种重视科普、人人都做科普的良好空气。
郎教授说,早在20年前,钱学森就提出,研究生在答辩时应该同时交一份该课题的科普文章,这首先是考核青年学者将自己所研究项目向公众普及的能力,其次也是考核青年学者向非本专业人员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用非专业的术语将自己所做的深奥的研究讲给非专业的人听懂,这是科学家应具备的一项本领。”郎教授如是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