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怎样提高棉花产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3-20
第2版()
专栏:

怎样提高棉花产量
田流 郭石
一、山西省的棉花产量年年提高
一九五四年,我国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是每亩还不足三十斤皮棉。如果,这产量再提高些,例如每亩产四十五斤皮棉,该多好啊!那样,就可以在一九五四年的产量基础上,增产百分之五十,那就是一千多万担皮棉。那么,不扩大棉田面积,也能够满足现有纺织工业的需要,全国人民得到的布匹和其他棉织物,也就穿不完,用不完了。
棉花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一半——这可不是空想。山西省已经成为事实了。一九五四年,山西全省四百二十四万亩棉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已经达到每亩四十六点二八斤皮棉。山西省的棉花,不光产量高,质量也很好:衣分率高、纤维长、色泽也好。一百斤籽棉一般能出三十三、四斤皮棉,纤维长度一般是二十四公厘。最好的棉花,一百斤籽棉出三十六点七斤皮棉,纤维长达二十八公厘以上。纤维长、色泽好,能纺出高级纱,能织出很好的布,人民就可以穿上更漂亮的衣裳。
山西省棉花的产量为什么这样高?质量为什么这样好?是因为那里的土壤、气候特别优越,特别适合棉花作物的生长么?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依靠着改进植棉技术。这技术也不是什么神妙的高深的技术。这技术是一个名叫曲耀离的农民创造出来的。只要有人把他的植棉经验准确地告诉农民,农民一听就会;而且实行起来化钱不多,费力不大。
二、减少霜后花是提高棉花产量质量的重要环节
产棉区的农民,秋后拔棉柴时,常常惋惜地说:“棉秸上还有不少桃呢,要是都开了,该多摘多少花啊!”这是真的,如果一棵棉花上有一个棉桃未开,按一亩地有三千棵棉花计算(山西省已密植到三千五到四千棵),就有三千个桃未开成花。以一百朵花摘一斤,就少收三十斤。
产棉区的农民,在收摘末喷花时,也常常惋惜地说:“一经霜,棉花就开不好了,尽僵瓣。”这也是真的,“霜后花”僵瓣多,色泽不好,衣分率低,纤维也短,份量也轻;一斤好花要是值三角钱,“霜后花”只能值一角钱。
因此,怎样促进棉花早熟,怎样减少“霜后花”,叫棉桃在下霜以前就开放,就成为提高棉花产量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了。山西省棉花产量年年提高,就是他们抓住了这个问题,从各方面去促进棉花早熟。
要想棉花熟的早,就要适当早种,这道理是谁都知道的。但是,种的太早了也不行,容易受“晚霜”的害,造成缺苗。适宜的早种时间要根据本地的气候来决定。最好是在晚霜期已经过去,气温已经适宜幼苗发育的时候下种。根据晋南地区的气候,曲耀离试验的结果,是在“谷雨节”前十天左右播种最合适。这可以比过去在谷雨节播种的早收十天左右,“霜后花”不会超过百分之十。
实行合理密植,能够提高产量促进早熟。根据历年来的实践,全省棉田采取了稳步增加株数的方法。曲耀离领导的曲庄头农业社,一九五三年每亩植棉平均三千五百株,一九五四年增加到四千株左右,棉花的产量也由一九五三年的每亩产籽棉二百零九斤,提高到二百二十六斤,霜后花也少。
加强对棉花幼苗的管理,也是促进早熟的一个办法。一九五四年山西省各地棉农特别加强了棉田幼苗管理工作,间苗时很多地方实行了提篮上地间苗法,他们把间下来的病株,放在篮子里,提出地外边,刨坑埋掉,免得使好苗受到病、虫害的传播。定苗时先顺着垄间锄一次,再用耩犁顺垄背中耕一次(约三寸深),经过这样的一锄一耕,就达到了培土护苗的目的,既利于幼苗扎根,又能消灭杂草,当然也就促进小苗发育了。
实行“五打整枝”。这五打便是打叶芽、打强芽、打正顶、打旁顶、打大叶。在没有推广曲耀离的植棉经验以前,有些地方不是“五打”,而是“三打”、“两打”,甚至光打一下正顶就算了。不打叶芽(也叫脱裤子)、不打强芽(莠条——即不结桃的枝)、不打旁顶等,养分全被它们吸收了,送不到棉桃上去,怎么能促进棉桃早熟呢?
七月,是棉花繁茂生长的季节,这时候棉花开始开花、结铃,加强这段时间的田间管理,进行后期中耕,对棉花丰收,是有特殊重要作用的。中耕的对象和次数,应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棉花生长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在山西七月是雨季,要特别注意对水地、肥地进行中耕,以排除过多的水份,增加地温,促进棉花生长和早熟。有“狂长”象征的棉田也要注意中耕。中耕时,最好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距棉根较远,第二次距棉根较近。用这种方法中耕,不仅可以防止落铃,而且能够切断一部分毛根防止狂长,促进早熟。
三、适当浇水施肥保证棉株正常生长和多结实
有人认为“粪大水勤”就能使庄稼长得好,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根据山西的气候、土壤条件,很多地方在播种时不浇水,而采用保墒的办法。这是因为那时井水凉,如用井水浇,便会降低地温,影响棉籽发芽;同时因为带碱性土质的棉田,早浇反碱不易捉住苗。棉芽出土后,幼苗期一般也不浇水,这时如浇水会造成植株长的快、节间长和蕾铃发育慢、成熟晚的恶果。曲耀离领导的曲庄头农业社是在棉花初现蕾时开始浇水,这时棉株生育渐盛,需要水分逐渐增多,采用小水轻浇的方法适当灌溉就能保证棉苗生长、结实。当棉花盛开时,气温高,棉株生长最旺,蒸发量大,需水更多,就要增加些水量,保证棉株营养良好。结铃后,正是棉铃发育时期,也要适当地进行浇水,以保证多结铃、纤维长。一九五四年,曲耀离社在雨季以前共浇水四次,在浇水技术上改小畦浇为沟浇——一般是一垄一沟,遇雨或防止浇后遇雨,有时也采取隔垄渗浇的办法。因为他们使土壤经常保持一定的水分,又改进了浇水技术,就使棉花得到了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施肥和浇水一样,并不是多了就好。曲耀离领导的曲庄头农业社并不是无限量的多施肥,而是根据土地的肥瘠和棉花生长的状况施肥的。水地和粘土地土质较肥,就少施点,旱地薄地就多施些。碱土地和粘土地多施有机质的堆肥和圈肥。施肥时如果棉株呈现黄绿色,那就是缺少氮肥,就施些速效的硫?(肥田粉),促进棉株生长;如果棉株呈现深绿色,生长旺盛,就施些磷肥,促进开花结实。他们还学习了苏联的先进施肥经验,除部分棉田在底肥内每亩施用颗粒状磷肥二十斤外,追肥每亩再施颗粒状磷肥十斤,在初花和盛期还作了两次根外施肥——每次用过磷酸?三斤,每斤兑水四十斤,搅匀澄清后,用喷雾器喷在叶子上。根外施肥化钱不多,费劲不大,但对棉花的生长很有好处。施过根外追肥的每棵棉株可多长一个到两个棉铃;铃重增加一分半,每亩可增加百分之七点五的产量,吐絮能提前三天到五天。
四、选育优种改进棉花品质
“母壮儿肥”,种庄稼,种子好坏,对收获是有很大关系的。一九五四年山西全省四百二十四万亩棉田,有三百九十一万亩即占百分之九十二以上的棉田面积,播种了“斯字四号”、“五一七”等优良棉种,今年这个比例还要提高。
山西省解决品种问题除有计划地同外地调换外,主要是号召和领导农民自己选种留种。曲耀离进行棉花选种已有十二年的历史了。从一九四二年曲耀离得到了斯字棉种后,他就开始注意选留腰花,另轧、另放留作种子。解放后,在人民政府帮助下,他又进一步改进了选种技术。一九五一年组织了互助组以后,他们开始实行了播种前的粒选,一九五三年又实行棉花定向选种法——即在第三到第五个果枝上选取第一和第二个棉桃作种,一九五四年贯彻定向选种法时,又特别注意了选株工作。由于连续选种,品种的质量大大提高,他们的种子的纯度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每三千五百粒就够一斤重(一般是四千粒左右),五瓣的棉铃占百分之七十到八十。同样的土质,同样的肥料和栽培技术,只是由于连续选种,产量每亩就增加了三斤左右的籽棉,纤维比不选种时增长二到三公厘,虫害大大减少,棉花僵瓣只占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比过去减少了百分之三。
除了前面说过的在栽培技术和选种等方面的经验以外,要保证棉花增产,还必须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一九五四年,山西省和全国许多地区一样遭受了百年来未有的大雨,但是因为党和政府领导农民积极防洪排水,仍然获得了棉花丰收。
这就是山西省棉花产量年年提高的经验,这经验并不神妙,也不难学;只要好好的向农民宣传,并组织和领导农民从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就能够学会,就能够使棉花的产量也和山西省一样一年比一年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