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交河故城门票还能收多久——“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之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8-3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保护世纪行

  交河故城门票还能收多久
——“文物保护世纪行”采访札记之三
本报记者 李泓冰 卢新宁
到新疆的人,少有不到吐鲁番的;到吐鲁番,少有不去看交河故城的。曾经辉煌的交河故城,如今只剩下了残损的城垛、街巷、庙宇和民居,那是一抔抔哭泣的黄土,是零落成泥的历史残片。四面环水的交河故城,高出河岸30米,看去凛然不可侵犯。公元前108年,它是车师前国的国都。车师归汉后,这里渐渐成为吐鲁番的中心城市。直到公元四世纪时,其地位被高昌城所取代。最终在元代,才彻底被废弃。
1998年,江泽民同志看了交河故城之后,很是感慨地说,要将对于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历史、中亚文明史以及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的这些文物保护好。
可是,真的要保护好,谈何容易。
交河故城临河的城址,已出现了多处裂缝,东岸一条大裂缝深深劈下,几乎将一二米宽的边城彻底分离,岌岌可危。还有戈壁的疾风狂沙,每天都在撼动着这座已经极其脆弱的千年古城遗址。毕竟只剩下黄土了。而嬉笑的游客并未意识到这一切。他们每天蜂拥而至,爬高下低,脚下所蹬的黄土表层日趋酥松、剥离、随风远扬,而那裂缝也在穿行的游人们的踏压下日趋扩大。崩塌,似乎只是时间的问题。
“交河故城的门票还能收多久?”我们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局长岳峰,他叹息道:交河故城的保护情况,相对于新疆绝大多数古遗迹来说,要算是好的了。交河故城还是幸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投资100万美金为之维护,在一些危墙底部砌了土坯墙以扶助之,还修好了故城的主干大街,并沿途设指示标牌。在新疆,还有更多本该精心呵护的文物古迹,却处在几乎不设防的原始状态,一再受到自然的和人为的破坏。
在鄯善,我们冒着跌落悬崖的危险,攀爬陡陂、飞身渡水,寻访在国内外考古学界名头颇响的吐峪沟千佛洞,然而当我们惊魂未定,终于站在它面前时,却深深地失望了,许多洞窟被坍岩滑沙掩埋,只露出拱形的窟顶,残存的40多个洞窟,壁画也遭到严重破坏,其间景象,可冠之“惨不忍睹”四字。这就是“东疆第一宝窟”?这就是高昌王室的石窟圣地?这就是敦煌遗书《西州图经》所绘佛院重重、雁塔林立、高梁横跨、绿荫纷纷的唐代名胜“丁谷窟寺”?偏居一隅的吐峪沟千佛洞,没有资金维修、没有建立文物保管所,甚至不通公路、不通电话。新疆文物部门所能做的,一是积极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争取到一点保护资金;二是请了当地一位维族村民买买提,兼做文物保管员。
还有库木吐拉千佛洞,属于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0年代初修水电站时,底层洞窟惨遭水淹冰封,壁画受到毁灭性打击,直到最近,才做出逐步废弃电站以保护文物的决定。还有今年年底即将竣工的从乌鲁木齐到北京的铁路提速工程,在差50米就要对接时,发现了横亘当中的一座汉代烽火台,铁路部门表示无奈说:没有办法绕开,否则要损失4000万元,而文物部门愤怒地质问:为什么不按照文物法在工程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就通知文物部门参加?
回想本世纪初,西方探险家斯坦因、伯希和、勒柯克等,一次次沿丝绸之路东来,在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七个星佛寺、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吐峪沟千佛洞、莫高窟等东方宝藏面前大肆挖宝,切割了无数精美的壁画,掠走了成车成车的古代文书。他们振振有词:如果我们不带走,它们也会在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中很快消失!
难道就让他们不幸而言中?地震、风暴、雨水,已经和正在让古城变矮,让石窟消失,让壁画褪色。还有种种人为破坏:宗教原因、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农业学大寨中的盲目取土种地、开发热潮中的修路造房……都在让古迹迅速消失。我们是真的完全没有保护能力吗?
在鄯善,县领导特地带记者去看了正在开工建造的文化广场,它的气魄惊人,355亩葡萄园将化为乌有,变成新疆最大的广场之一,投资达3300万元,将于3年内完成。听着这个宏伟的计划,记者却想起了同在鄯善的吐峪沟千佛洞,哪怕只有300万元,它也不至于无路可攀,也不至于生生被黄沙掩埋。
记者所到之处,几乎所有的地方领导,都在强调:我们的文物古迹众多,是丰富的旅游资源,要怎样怎样开发。但文物本身的千疮百孔,却极少被他们关注。这使记者想到:在西部开发之中,我们常常关注的是西部经济的贫困、生态环境的脆弱,我们是不是更该关注一下西部文化建设的贫困,人文环境的脆弱呢?
据说在法国,政府经常不定期地就文物保护开办“市长研讨班”,对地方最高官员从历史的、法律的角度进行文物教育,因而没有人敢对文物保护掉以轻心,那将会被市民当成“没有文化”而耻笑。记者也许是忽发奇想:能不能在西部开发之中,对地方政府第一把手,对大型基建工程的项目负责人,也开办一个“文物研讨班”,普及文物法与文物保护常识?
昔日王道士把莫高窟藏经洞中的珍贵文书拱手交给西方探险者,这愚蠢的行为已经饱受今人诟病;今天,如果历经沧桑的国宝在我们的无知与冷漠中零落成泥,后人又将怎样评价我们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