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入门”三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6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入门”三思
  李培垣
  新千年已到,全世界都在迎接新世纪的到来。历史给了我们一年的时间,思考和谋划这一伟大的跨越。也许因为这一跨越属百年一遇、千载一回的缘故,回顾与展望的文章着实是做得不少。政治家的谋略,未来学家的预言,诗人的激情,哲人的睿智,或热烈或沉稳,或激越或警醒,五彩缤纷,形成了一道意蕴深长的历史风景线。
  这的确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历史关节点。伫立在新世纪的门槛上,人们不能不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择其要者至少有三:
  一曰思往。这个世纪对于我们中国人尤其是老同志来说,却依然是如此亲近,如此不能忘怀。这是一个“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世纪,是一个中华民族扬眉吐气、走向富强的世纪。历史的年轮上记载着:中国是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奇耻大辱中进入二十世纪的,中国又是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巨大成就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百年风雨,百年奋斗,百年沧桑!其间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多少艰难曲折、路转峰回的历程,这些都将永远贮存在历史的记忆里。岁月的流逝固不可留,但历史的财富却殊足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十世纪这本我们曾经读过多遍而又未必完全读懂的大“书”,看来还得在“温故知新”上继续下真功夫。
  二曰思今。先烈有言:“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去者已去,来者未来,要紧的是把今天的路走好。这是一条充满希望之路,也是一条面临诸多难题甚至风险的路,而希望则恰恰寓于攻坚克难之中。因此,足踏在中国的土地上,理智的思考,艰辛的挺进,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乃是我们赢得新世纪的最可宝贵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彷徨失志不足取,因为那些难题毕竟不是什么无解的方程。我们完全有能力面对挑战,克服困难,夺取胜利。至于极少数对社会主义事业无端挑剔的江湖术士,国人倒是心中有数的,因为这方面的“教员”我们领教得够多了。历史的教科书愈来愈使我们认准一条,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现在的地上,应该是执着现在、执着地上的人们居住的!”
  三曰思来。有一种说法,过去和现在都只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目的。以发展的眼光视之,此说是言之成理的。那么,未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恐怕现在还难道其详。但是大的目标却是明确的,这已经写进了我们国家“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写进了我们党的章程。目标,是理想,是信念,也是动力。未来百年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逐步奔向目标的过程,也是实践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过程。因此,不管未来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们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要在信念上坚信不疑、行动上坚定不移。这是我们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第一要义。
  历史的法则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只要我们善于珍惜昨天、把握今天、拥抱明天,我们就必将成为历史的真正主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