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确保减负不反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1
第8版(教育)
专栏:

  确保减负不反弹
  杨金瑞 王法舰
  减负已开展了一个学期,暑假是检验成效的好时候,学生在干什么?假期里他们怎样生活、学习?
  “比平时闲不了多少”
  我们在北京林业大学附近的小区里一块来不及整理的空地上找到了上初二的陈强,他正在那里踢球。他说,课余的时间是多了,可干什么去呢?学校操场太小,图书馆、阅览室都人满为患,少年宫、足球场又去不起,爸妈就把我们赶到兴趣班,可有的根本不是我们的兴趣,而是爸妈的兴趣。暑假里,我们比平时闲不了多少,一个暑假才能踢一两次球。
  彭志是一位高中女学生,刚从学校组织的夏令营回来,她说:“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是一种荣誉,一般的同学不能参加。至于减负,对我们来讲,几乎不存在,个人、学校、家长都不允许,虽说读大学不用太愁,但谁不想读清华、北大呢?”
  在北京海淀区一处宁静的校园里,贺先文副校长介绍说,据他所知,只有不到10%的学生参加了外出旅游或夏令营等活动,绝大多数学生都在家里,他们仍然以学习为主。
  “我也心疼,但没办法”
  李雪梅是一位五年级学生的家长,又是一位中学教师。她说:“看孩子每天疲惫不堪的样子,我也心疼,但没办法。有时我让他去玩,可他不知道怎么玩,也找不到小朋友玩。我都怀疑,孩子的天性是顽皮、天真,可怎么连‘玩’都不会了呢?我们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减负以后孩子看起来是快乐了许多,每天回来也知道帮帮爸妈。但暑假里他们班的许多同学要么上补习班、强化班,要么请了家教,这减了一学期的负不又反弹了吗?”
  东城区某重点中学的一位青年教师说,重点中学的重就在于升学率,如果没有这一条,谁会承认你,而这又与学校的收入、教师的声誉极有关系,因此,减负时,重点学校反应较慢,而反弹时,反应又较快,就暑假中家教热的出现、各类教辅书籍仍然热销的形势看,反弹极有可能。
  其实,不久前的一家报纸调查表明,7755位受访者(分布为:学生25%,家长12%,教师54%,其他9%。),对减负的预期效果估计,认为不会有实质性结果的占48%,这再次说明减负反弹多么可能。
  “深层次的原因是用人制度”
  为此,我们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他在介绍了减负的历史之后说,当前的减负确实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果,比如,书包轻了,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就是很好的例证。
  但减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就是小学减的比较明显,初中不明显,高中几乎没有减。而且减的也多是数量上的,根本性的不多。
  “查漏找因,医病治根。”产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郑教授认为,表面看来,是考试制度,但考试是目前考察学习的相对客观的标准之一,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取消的。深层次的原因是我们的用人制度。我们一贯注重学历文凭,轻操作技能,忽视了把技能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
  “减负不只是学校的事”
  针对目前的形势,郑教授认为,减负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对老师,减负是减去那些不必要的、重复的、机械的抄、写、背的东西,而能启发智力的活题不能减。因此老师要认真备课,系统把握书本知识。对家长而言,更要改变观念,孩子的学习是多方面的,读书是学习,上网也是学习,参观博物馆也是学习,要让孩子成才,需要全面发展。对社会而言,要更好地为孩子创设全面发展的社会氛围和自然空间,首先,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娱乐的场所和观察自然了解社会的渠道,尽量创设条件让孩子能够检验证实自己的想法,其次是逐步改变重文凭、轻技能的用人制度。
  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如何使减负不再反弹,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我们认真地“思”和“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