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现在,各地兴起看电视、乘出租、购物、看报、打电话均可中大奖的活动,但引发了消费者不少的投诉——“打电话”中大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1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现在,各地兴起看电视、乘出租、购物、看报、打电话均可中大奖的活动,但引发了消费者不少的投诉——
  “打电话”中大奖?
  杨渭源
  消费者宋某,一次乘出租车去一家商场购物,在出租车的收据及商场购物发票后面,均有“电话询问抽奖”字样。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先后在两个月中拨打了两次某中奖热线电话,每次通话时间约3—5分钟。后来在电话局收取电话费时,他发现在“综合信息费栏目”中,分别收费30元、29元。
  现在,各地兴起了不少“打电话”中大奖活动,但也引发了不少问题。一些信息台在中奖操作过程中往往采取暗箱操作,到底设了多少奖?是否中奖?对消费者来说犹如云山雾罩。如李某收到电话局寄给他的“话费明细单”背面刊登的一则广告上声称“只要拨通某中奖电话号码,输入您家电话号码就能立刻知晓您家的电话是否中了大奖!”李为了验证这个“中大奖”活动是否真实,于是拨通了电话中奖热线,听筒中立刻传出的话音“对不起,您没有中奖!”这个电话却收费18元。此外,他根据广告上的领奖日期观察,在以后长达4个月中,也未见有谁公布中奖结果。
  “打电话中大奖”引起消费者的质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缺乏透明度。“打电话中大奖”与销售彩票不同,组织者在事前、事中、事后都不公布中奖号码。可是到底有没有中奖者?中奖率是多少?参与者应享有知情权,主办者也有义务告知参与者。二是可信程度差。由于中奖号码不公开,只能有极少数的相关人员才知道,那么,组织者能否如实告知打电话的人是否中奖,中的是几等奖?这很令人怀疑,也难以避免少数人的暗箱操作。三是话费太高,有奖电话为每分钟3元,比普通话费高出数十倍,这样高的话费由组织者自定是欠妥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