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世界古代文明的新认识——“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评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2
第6版(读书天地)
专栏:重点新书

  世界古代文明的新认识
  ———“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评介
  陈剩勇
  最近,浙江人民出版社推出了“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现已问世的丛书第一辑共收书五种,包括《神秘的苏美尔人》、《会说话的希腊石头》、《寻找玛雅文明》、《解剖古埃及》和《走近古印度城》,涵括了除中国文明之外的其他五大古代文明。译丛主编李学勤教授是知名历史学家,从选题范围和入选诸书的学术水准看,这套译丛确实如编者所称,是一套“外国考古文化名著”,既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又通俗易读、面向大众。译丛的出版,为那些对远古世界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和认识古代文明的窗口。
  译丛向读者描述了苏美尔、希腊、埃及、玛雅和印度等古代文明喜剧般的考古发现过程,介绍了五大古文明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展示了各大文明的经济、文化、艺术和科技的辉煌成就,帮助读者全面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新知识,以及国外考古学和历史学学科领域的新进展。
  译丛各书,均出自国外考古学、历史学界的知名学者,他们以其在田野考古和研究领域的精深造诣,向读者介绍古代文明的成就,探寻文明和国家起源的内因,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其内容具有很高的学术品位,其形式则深入浅出,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图文并茂,雅俗共赏。
  值得一提的是,译丛的每一本都附有大量插图。在西方的学术界和出版业界,考古和历史著作附有大量的插图,一向是个流行的做法。这些插图并不只是为了装帧的需要,也不仅仅是为了吸引读者,而是作者用来展示古代文明的风采,说明相关古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可以说,诸书所附插图大多经过严格的筛选,是全书不可或缺的部分。译丛编译者在处理原著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保留了大量插图;透过精心绘制的地图,读者可以获知古代文明分布地域的明确概念;通过考古遗址平面图,读者可以得到作者推导出结论的根据和方法;通过各个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的图片,我们可以了解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变革,看到历史上科学技术的进步,从中比较得出古代各大文明的区域特征,发现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共性和特性。通过大量插图,我们还可以更好地理解正文的文字叙述,从中得到有关古代文明生动、形象和直观的印象。
  国内学术界迄今流行的一种偏见,以为学术著作理当深奥难读,面向一般读者的,就是通俗读物,没有什么品位,以至于迄今国内一些考古学者撰写的著作,其形式多流于对古遗址、古文物和古器物的“古董鉴定”,枯燥无味、佶屈聱牙,只配在少数专家的小圈子内传阅,很难向专业圈外拓展读者群。“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第一辑所收的来自域外的考古学术著作,将告诉人们什么叫做学术品位,教会人们什么叫做深入浅出,即使是探讨“老古董”之类高深学术课题的学术专著,也照样可以做到雅俗共赏,让专家学者与普通读者咸宜,各取所需。
  在这样一种学术定位之下,一般读者阅读译丛这一类极专业的学术著作,好像进行了一次全球古遗址和古文明的旅游,可以从中领略远古文明之风采;对于考古学和历史学的专业读者来说,也照样可以从中获益多多,如相关古文明的专业知识,如高品位学术著作通俗化或大众化的种种做法,其中仅做学问的门道一点,就让人受益不浅。
  二十年来国人睁眼看世界,但相对忽略了远古的世界。在我看来,阅读“外国考古文化名著译丛”的收益,还不仅仅在于增加了一点关于远古历史的知识,或者学到一些外国同行做学问的方法。当我们领略了五六千年前的苏美尔、埃及、希腊、印度等古代文明的风采,了解了年代稍后一点的玛雅文明的成就,并把国外这五大文明与中国文明略作比较,在为祖宗的文明成就骄傲自豪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惊叹其他文明的辉煌。如此,无疑将会促使我们更彻底地抛弃千百年来形成的天朝大国独尊的夜郎自大心态,而代之以一种多元和开放的心态对待世界、对待外国人和外国文化。
  从这个意义上说,古代文明虽然距离现在十分遥远,也同样是人们有必要睁眼去看看的。这就是我要向广大读者郑重推荐译丛的初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