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清洁汽车要重视燃油品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4
第10版(汽车)
专栏:七嘴八舌

  清洁汽车要重视燃油品质
  大 江
  控制汽车废气排放,减轻城市空气污染,是一些地方开展清洁汽车行动的初衷。从近一年来的实践看,却存在着一种不应发生的偏向,那就是重视汽车技术,忽视燃油品质;对汽车要求严,对燃油要求宽。
  这种工作上的偏颇,似乎来自认识上的偏差:没有把燃油和汽车看作汽车废气排放治理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尤其没有把汽车看作污染之“标”,将燃油看作污染之“本”;致使清洁汽车行动没能紧紧抓住燃油这个源头不放。例如,北京市1998年秋天提出、1999年初开始实施的机动车排放污染治理方案,对汽车采取了许多强有力的断然措施,包括达不到欧洲Ⅰ号排放标准的新车不准在北京上市;在用车必须限期安装电控补气加三元催化装置,如不安装就摘牌、扣证,等等。然而,对汽车的“食粮”———燃油的品质,却绝少提出要求。今年4月,北京石油公司销售胶质含量严重超标的汽油,造成上千辆高中级电喷车和加装电控补气装置的轿车发动机零件和三元催化器受到损害(受损车辆的尾气排放自然难以达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汽车使用的燃油包括汽油和柴油,在我国成品油消费中占有很大比重。对照《世界汽车燃油规范》,我国车用燃油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国家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与国际标准的要求相距甚远。《世界汽车燃油规范》规定,实行欧洲Ⅰ号、Ⅱ号排放标准的汽车,应使用二类汽油和二类柴油。然而,在已经开始实行欧洲Ⅰ号排放标准的中国,即使是今年7月1日仅在京、沪、穗三地开始实施的新标准,也在辛烷值、铅含量、硫含量、烯烃含量等重要指标方面,距离二类无铅汽油的要求相差很远。
  二是燃油的品种太少。例如柴油,只有0#一个品种(分为冬季柴油和夏季柴油)。于是在我国,拖拉机、三轮农用车、大卡车和达到欧Ⅰ标准的江铃全顺、南京依维柯在同一台加油机上加柴油,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三是燃油的国家标准不健全,对燃油品质的监督检查不完善。国家在今年7月1日为汽油公布了一个首先在京、沪、穗三地执行的稍为先进的标准,但是,据了解,有关方面至今还没有制定新的柴油标准的方案,就不能不让人为未来中国汽车“柴油化”问题担心了。还有,新的《车用无铅汽油》及《车用汽油有害物质控制》标准公布之后,到底由哪个部门或哪几个部门来监督检查标准的执行,至今也没有十分明确。
  四是燃油生产部门对尽快提高燃油品质缺乏信心。据有关人士透露,在《车用无铅汽油》标准制定过程中,汽车业界和环保部门曾提出应比照采用《世界汽车燃油规范》二类油标准。然而,这一要求没有被燃油生产部门接受,理由是中国石油炼制企业的设备、技术和工艺落后,如果国产燃油要全面达到相应国际标准,需要投入巨资进行技术改造,而这是企业无法承受的。这样的陈述,笔者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7月中旬举行的《世界汽车燃油规范》发布会上曾亲耳听到。记得当时就有人小声嘀咕:看来他们是只想在燃油价格上与国际接轨,不想在燃油品质上与国际接轨。
  作为全国清洁汽车行动的组成部分,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和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的《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政策》中规定,轻型汽车(含轿车)的排放,应于2004年前后达到欧Ⅱ水平。对此,汽车生产企业积极响应,已有主要轿车生产厂家和跃进集团、哈飞公司、昌河公司的部分产品达到欧Ⅱ标准,而且一汽大众今年将推出一款达到欧Ⅲ标准的新捷达轿车,明年将推出达到欧Ⅳ标准的新车。然而,燃油品质问题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依然是重视抓车,不重视抓油,那么,中国的汽车工业将跛足而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