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抵达悉尼第一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7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

  抵达悉尼第一天
本报记者 王霞光
从北京到悉尼,也就是从秋天到春天。金秋的北京刚刚有一丝凉意,初春的悉尼却不住地吹着冷风,让人不禁打起寒战。
当地时间上午10时45分,记者乘坐的东方航空561航班降落在悉尼国际机场。拿到托运的行李,第一件事便是赶紧从箱子里把外套拎出来裹在身上。悉尼的天气虽有点儿冷,但机场的奥运会接待人员服务热情,顿时给人温暖的感觉。一开始遇到的志愿者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头儿老太太,态度十分亲切和善,跑来跑去地帮忙,真是有求必应。
驾车带记者去记者村的是一位名叫布朗的老先生。64岁的布朗看来非常健壮,车开得很稳,他还好心地把车内的暖风打开。然而,好景不长,从机场到记者村不过花费半个多小时,但为了安排房间(房款已预付),记者却足足在记者村的接待处傻等了近3个小时。负责接待的两位姑娘非常客气,但忙了半天,就是办不下手续,说是要等银行的电话。看着人家的笑脸,你还真不好意思着急。得,等吧。
好不容易拿到房间的钥匙,简单收拾一下便直奔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按红、橙、紫、蓝、绿等不同的颜色分为几个相对独立但又连成一片的建筑,显得较为宽敞。在这里,大会志愿者、香港移民关秉权老先生带记者拜访了年轻的网络技术人员安德森。嘿,安德林这哥们够意思,帮记者把电脑好一番调试,俨然一副专家模样,颇让人信赖。忙完电脑的事儿,又收拾一下租用的工作间,已是当地时间晚上9点钟,才想起连午饭还没吃呢。于是,赶紧在新闻中心找到吃饭的地方饱餐一顿,然后爬格子去。(本报悉尼9月6日电)
右上图为悉尼奥运会新闻中心网络技术人员为前来采访的记者调试电脑。本报记者 王霞光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