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法国税收改革透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8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税收改革透视
  本报驻法国记者 郑园园
  自8月31日法国财经部长法比尤斯宣布大规模的减税计划以来,法国税制改革问题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法比尤斯计划在3年内(2001—2003)减税1200亿法郎,涉及收入税、普遍化社会捐金、企业税以及取消汽车印花税等。法比尤斯说,关于减税问题,他整整考虑了3年。今年3月底他接任财经部长后,就把这个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同总理若斯潘及有关各方密切磋商,终于在夏季休假结束、秋季工作开始之际向国民推出了这项计划。根据这项计划,3年内,法国人将总共少缴纳430亿法郎的收入税,企业税将从36.6%下降到33.3%,低收入者将少缴或不缴社会捐金,他们的纯收入将提高约10%。法比尤斯颇为得意地说:“这是50年来规模最大的减税计划。”
  若斯潘总理认为,这项计划得以出台,主要归功于法国经济的好转。9月3日,他在社会党夏季大学作报告时说,法国失业率已经降到9.7%,是欧盟失业率下降最快的国家,已经降到了8年来的最低水平。法国经济正在强劲而稳定地增长,他估计今明两年增长率将保持在3.5%,比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的略高一些。经济增长了,就应让老百姓享受到增长的甜头。这个一揽子减税计划,就是送给国民的“礼物”,主要是为了提高人民的购买力。
  老百姓普遍欢迎减税计划,舆论界和经济理论界则在肯定和赞许的同时,提出了不少批评性或建设性意见,均涉及法国税制改革的方向。人们认为,这项减税计划有一个突破,即降低了高收入者赋税,税率3年内将从54%降到52.5%,下降幅度虽然非常有限,但毕竟打破了左翼固守多年的“禁忌”。不过,理论界把法国的减税计划同德国的作了比较,认为德国的更彻底。德国的减税重点是中高收入者,5年之内他们的赋税率将从53%下降到42%,降幅比法国大。欧洲左翼政党的税收政策历来是“劫富济贫”,历次减税,只减低收入者的,不减高收入者的;只照顾需求方,不照顾供应方。高收入者和企业未能从减税中得到好处,相反,他们的赋税水平越来越高。为了逃避高税收,法国人才外流,企业外迁。因此,高收入者和企业的高赋税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这次法比尤斯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但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法比尤斯的减税计划没有触动法国的税收体系,称不上真正的改革。法国的税制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税制之一。在法国,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要上交大量的所得税和社会摊派,前文所述的“普遍化社会捐金”以及它的姐妹措施“偿还社会债务捐金”是1990年社会党总理罗卡尔发明的,纳税人平均每年要为这两项摊派缴纳1000多法郎,是一项备受非议的税种。
  此外,增值税、住房税、土地税、汽油税等名目繁多的税收使老百姓和企业家有“被剥夺的感觉”。法国的税制太古老了,根基太深厚了,体系太复杂了。据报道,1999年法国公布的税收基础文件长达5948页,堪称世界之最。无论右翼还是左翼执政,触动这一体系都需要勇气和魄力,需要耐心和周全。法比尤斯有点委屈,他呕心沥血的减税杰作竟招致批评。他问道:“如果这不算改革,那么什么叫改革呢?”舆论和理论界回答说,真正的改革应该是结构性改革,首先应该简化税制,其次应该大幅度下调税率,大规模削减苛捐杂税,使社会各阶层都受惠。他们问道:“财长先生,你敢不敢这样做?”
  与降税相关联的是削减公共开支的课题。法国庞大的官僚机构是靠纳税人支撑的。法国的公共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3%,而欧洲国家均低于45%。根据官方资料,1997年迄今,国家的税收为4690亿法郎,而公共开支共达5万亿法郎,为税收收入的10倍。每个法国人要为这4年的公共开支付8万法郎,连新生儿也包括在内。这是法国人赋税沉重的原因之一。全法纳税人协会主席达芬最近在《费加罗报》撰文质问,如果政府机关继续铺张浪费,税制改革从何谈起?
  改革税制是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问题,沉重的税收以及无所不包的福利制度,构成法国同时也是绝大多数欧洲国家走向新经济、融入全球化的障碍。法国有识之士纷纷指出,左翼政府应在坚持社会公正的同时,摆脱政治理念的束缚,突破禁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税制改革。这也许是法比尤斯减税计划给予人们的启发。
  (本报巴黎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