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江岸花正红——昆明盘房公司社区文化建设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8
第8版(人文社科)
专栏:

  江岸花正红
  ——昆明盘房公司社区文化建设小记
  隆 举
  江岸小区位于春城昆明北郊的盘龙江畔,在这里,一幢幢高楼不再仅仅是钢筋和水泥的堆砌物,而是有人气,有文脉的欢乐家园。
  开发这片小区的是国企昆明盘房公司,他们开创的社区文化创新之路不但改变了过去由政府出面建设社区文化的单一状况,也标志着我国现代企业在树立企业形象方面进入素质建设的新阶段。
  早在1997年6月,盘房公司便投资60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沿江公园,使居住在小区的人们可以走出封闭的家门,走近大自然。
  云南大学新闻系的几位教授也居住在这个小区,他们利用业余时间在小区自发地办起了黑板报,发挥自己的特长,说小区熟悉的人,讲小区的新鲜事,点评时弊,宣传政策,一月一期,五年从未中断过,小区的居民有福气,在不知不觉中就听教授讲了课。
  盘房公司也注意到了文化在小区中所具有的凝聚力。
  1997年公司邀请昆明交响乐团到江岸小区沿江公园举行了一台“爱我祖国,爱我家园”的大型交响音乐会,演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居民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启发了公司的领导,“能不能在建设小区硬件的同时,多加一些文化的含金量,我们在硬件上也许永远不能成为第一流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文化投资使居民们获得最好的人文环境。”
  1998年该公司又投资300万元在江岸小区最好的地段建成了云南省居民住宅第一座集文化、艺术、体育、教育、休闲为一体的专业文化中心。文化中心楼共有四层,1717平方米,一楼是阅览室,购买和接受捐赠的图书有6000多册,杂志200多种,报纸47种。这个阅览室有专人负责管理,还设有电脑查询书目,完全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二楼是文体活动厅。清晨,老人们吃过早饭,去市场上买了菜,便顺路来到文化中心,看看报纸。晚上吃过饭后,又三五成群地到文化中心活动活动筋骨。在喧哗的都市中,小区的居民们享受着一份特有的宁静与充实,其乐融融。
  盘房公司还利用小区文化人多、退休教师多的优势组织了大型交响乐等文艺活动,将小区的文化生活搞得红红火火。小区独具的亲和力、凝聚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许多中低收入的市民都愿意来此购房。一些收入高的市民也愿意将退休的父母安置在江岸小区,使老人可以颐养天年。
  近千万的文化投资和每年50万元的维修管理费换来的是盘房企业延续十年的平稳发展,在房地产开发走过“炒买炒卖”的暴利时代,走入低潮的时候,江岸小区的房子却依然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企业对文化活动的有形投入最终转化成巨大的社会财富和无形资产,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未来的市场中占了先机。
  1999年《春城晚报》对昆明市140多个小区的社区文化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江岸小区的居民对于社区文化生活的满意程度名列第一。
  今年8月,新华社新闻中心为盘房公司江岸小区文化举行了介绍会,在会上,盘房公司总经理张彦生在实践中总结出的“昨天的客户买房子,今天的客户买绿化,明天的客户买文化”得到了与会专家与学者的一致认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