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6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高新技术产业化

  优化资源配置机制
  高材林
  如何参与世界高新技术的竞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有些问题需要反思。
  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但清朝的北洋水师却在日本大炮的轰击中沉没;我们有以妇孺皆知的算盘为代表的计算文明,但今天我国计算机芯片的制造水平却滞步不前……这是为什么?
  我国县以上独立的科研机构每年取得科研成果3万余项,但有80%的科研成果不能进入企业,能转化为规模效益的仅占15%—20%,能形成产业的仅占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50%左右的平均水平。这又是为什么?
  核心问题是我们的资源配置机制不合理。一是知识和技术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不健全。技术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技术开发脱离市场需求,技术成果得不到有效保护,市场没有发挥对技术资源的配置作用。二是缺乏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没有稳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技术创新。美国的比尔·盖茨通过技术创新成为全球首富,而我国一位药学专家的成果产生几个亿的社会财富,自己拿2万元奖金手还发抖。应该鼓励按照市场机制,依靠技术致富,依靠知识致富。三是缺乏与知识和技术创新相适应的融资机制。技术创新融资机制的本质是为了实现创新过程有效的风险—收益组合,在创新的不同阶段,由具有不同风险态度的机构以知识产权、企业股权或债权的方式,注资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按阶段不同,可分为前期融资(包括种子资本、启动资本和早期扩展融资)和后期融资(包括扩展融资、重置投资、转型资本和盘出资本)。
  如果我们不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机制问题,一切问题都无从谈起,“科教兴国”战略就无法落到实处。根据邓小平同志的“三步走”战略,到下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适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应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要求,坚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取向,通过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健全市场机制、完善政策法规,逐步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水平和实力进入世界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