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成都:热了茶水冷了咖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8
第9版(假日生活周刊)
专栏:

  成都:热了茶水冷了咖啡
  秦鸿雁
  茶市已成为成都街头的一道风景。据统计,成都市大小茶楼达3000多家,从低档、中档到高档各个层次的都有,可以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而相比较之下,咖啡屋就显得冷清多了。
  笔者走访了大慈寺设在博物馆院内的茶苑,这些茶苑最大的特点就是价格低廉、设备简朴。桌子大都摆在露天里或者走道里。在茶苑里你可以从早呆到晚,有茶水供应,还管一顿中餐,只花10元钱就行了,据文博苑的谭先生说,来这里的人大多是中老年人。每天这里的客流量多时达800人,少也有500人。特别是周末还有很多人举家来到茶苑团聚。一位姓梁的老先生说,他每天吃完早饭来这里,下午5时30分这里下班时回家。退休了呆在家里没事干太闷,来这里可以吹吹自然风,开阔,且这里老年人多,消费也可接受。
  位于科华北路一带的茶楼在成都则属于中档水平。这一条街上经营年数较长的茗仁居,进去后令你仿佛置身田园。大堂经理刘鸿小姐说,来这里的人大多是私营企业老板和附近单位的白领阶层。一位半蜷在藤椅里的秦先生说:“这种茶楼给人的感觉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令人舒展。不像在咖啡厅里那么拘束,我们也不太习惯喝咖啡。”
  圣淘沙是中国第一家星级茶楼。二楼的散客大厅,是典型的南洋风格。晏先生是这里的常客,他说来这里主要是商务洽谈,而吸引他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服务质量和环境,一般花费水平在80至100元。三层是私人空间。四层是西式茶品,但客人明显比其他楼层的客人少。
  但在几家较繁华的路段的咖啡厅里,笔者见到的却是门可罗雀。有的咖啡厅,卖得好一点的反而是茶水。
  茶文化,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和崇尚清谈的风气一道盛行,成为人们社交活动的一种媒介。旧时,全国最大的茶馆就出现在四川成都,四川的茶文化的确历史悠久。从四川省农业厅多经处了解到,现在成都市每年茶叶的消费量在8000到10000吨,是全省总产量的20%。四川是产茶大省,同时也是茶叶的消费大省,茶叶甚至成为主产茶县的主要财政来源之一。一个日常的消费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发展,不难看出消费的巨大潜力。但它是建立在迎合消费者的习惯,以及和本土文化紧密结合的基础上。成都人热衷品茗的那种清逸与怡悦,成都人喝不惯略带刺激的洋咖啡,成都的茶楼刚好迎合了当地的这种消费习惯。这样雨后春笋般林立的茶楼才会有今天的市场,而且在迎合消费者的习惯的同时,还注重市场细分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成都的特色各具的茶楼才会有自己不同的消费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