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故土乡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9
第6版(文学之页)
专栏:路边拾翠

  故土乡情
  郑有义
  那个山村,极小。十几户人家,错落在前后两条沟里。每家的房梁,都被煤油灯或蜡烛什么的熏得包公脸一样黑。没有电,世界便由此变小,少了许多时髦的争斗与倾轧。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互相帮扶,无事相安。一家杀年猪,全村人都要吃到正宗的酸菜白肉血肠;一家娶媳妇,全村办喜事;一家发丧,满屯不动烟火,与丧家一同分享孝带,去吃白菜老豆腐;一家夜里有了病人,全村男丁壮妇会应声而起。来了客人,你不必为措手不及而发愁,左邻右舍自会送来时令鲜菜。人们的生活节俭,没有多少钱,却处处荡漾着质朴、洒脱、宽厚与芬芳。又没有赌,赌博风极盛的时候,这里仍是一块不被污染的绿地。我的故土,是一曲醇芳、隽永、绵长的田园牧歌,是真的“桃花源”。
  在这块土地上,你时时会感到一种朴拙的宽容和力量。六十年代末,命运使我不容选择地成了一名“返乡知青”,想到自己也许注定要在这里苦度的时候,心情便很沉重。门前是山。山脚,有一株合抱粗的垂柳。柳下,是一条极瘦、却极清澈的小溪。每当月上东山、蛙鸣阵阵的黄昏,便有一把破旧的二胡,嘶哑地呜咽起来,向静山、冷月、瘦溪,向父老乡亲倾述着无可排解的忧郁,这时便会有诸多乡亲默默环立,静静地凝视着。目光固然是无法理解的困惑——他们珍爱脚下的黄土,企盼风调雨顺好年成,决不膨胀的欲望与那土地已结成一个牢不可分的整体而世代相安,却支持、怂恿这块土地的“叛逆”:“争口气,有出息的进城去。”这是一种看似相悖却意味深长的、真正属于那块土地的价值观念。
  我要参军走了,乡亲们便来道贺。那贺物,是不知压在箱底多久舍不得吃的一两束挂面,是还带着母鸡体温、需换油盐用的几个鸡蛋。一位邻屯长辈,送来三元钱,却是由一张纸币、一沓角币、一堆“钢镚儿”五六个品种组成的。“拿着补补吧,别屈着孩子。”我知道,这是“一堆”不知攒了多久的钱,即便在物价尚廉的那时,也实在“补”不了什么,却令我至今难忘,我不敢忘。每当我今天挥洒几十金、上百金而不在意的时候,常常想起那样的“一堆”,令我汗颜。
  我竟然真的“混”进了省城,黄土、老树、瘦溪悄然远去,生活之舟将我载入另外一个世界,不管愿意不愿意,终将接受另一种文化的洗礼和锻造。于是,学会了装模作样地穿西服,不情愿却又故做绅士般地扎领带,穿牛仔,穿T恤,蹩脚地跳什么“慢三”、“快四”。我不愿失去故土赋予我的情感与品格,不愿失去的却正在悄然失去,时时感到灵魂深处的失落与不安。
  时值盛夏,回家。县里小车来送。当这小小的“甲壳虫”艰难地爬行在故乡的土路上,车窗外不时掠过旧时同学、儿时伙伴与老少乡邻辛勤劳作的身影时,我清晰地感受到这小小的甲壳给我与乡亲们拉开的无形距离与隔阂所带来的重压。我竟由于自惭而不敢停车打招呼。车近村边时,陷进泥浆路里,不远处,一儿时伙伴赶着两只黄牛犁地,见是我,“哦,回来了”。不等我说什么,便径直走去卸犁杖,摘套,为我赶牛拉车。我赶紧前去搭话,庄稼“茬口”好吗?几成苗?雨水“赶趟”不?猪羔什么行市?牝牛下牝牛,三年五个头,能剩多少钱?终于无话可问,终于无话可说。昔日寒霜初凝、月明星稀时,一起“护青”的秋夜长话竟已恍若隔世。一种巨大的歉疚与自责深深地笼罩了我。相对已无多语,他反似理解:“走吧,大娘等着呢。”我再不敢坐进这昭示现代文明的甲壳,任凭车在后面亦步亦趋。
  下雨。家里的牛需要放了,弟弟不在家,邻家的二哥来牵去代放,我涌上一种还我悠然的冲动:“二哥,我也去放牛。”“你?”二哥善意地笑了:“别掉了你的价。”我是在山沟里长大的,我放过牛,我会放牛。我想着,在淅淅的雨帘中,不必牧笛横吹,仅骑着那牛儿穿行在绿地,任凭那雨水把你浇个“响透”,该是何等惬意。然而,这一切曾经属于我的却似乎已天然地与我无缘。在邻家二哥善意的笑声中,我感受到作为局外人、观光者的距离与悲哀。
  老父突患脑溢血,溘然长逝,匆忙奔丧。父亲辛劳一生,刚烈正直,我虽长年在外,待父母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也算乡邻公认的孝子,可什么摔丧盆、背灵、指路之事,我都不能做,于是便看到乡亲们那异样的眼神。天燥,物干,风大,弟弟们坚持要多烧点纸,几个乡邻也来相帮。我却冷汗淋漓,万一风卷起那火……我清楚地感到,当我制止弟弟时,那无数谴责与不屑的目光,是我绝不敢正视的。
  一位屯亲的姑夫,是方圆几百里出名的吹鼓手,闻父病逝,连夜挟着唢呐匆匆赶回。径直来到父亲灵前,悲怆地说:“老兄弟,我来送送你。”唢呐悲切地奏出凄凉的出殡曲子,满山庄穿云裂石之声,仿佛是这山村底蕴的迸发,我第一次感受到灵魂的震悚与洗涤。在抬着老父亡灵、蹒跚默行的乡亲们面前,我被一种巨大的、无可抗拒的力量征服着,不由自主地长跪在地——不知是为父亲的亡灵,还是对乡亲的忏悔,却从乡亲们顿时和缓的目光中,又看到重新的接纳、理解与宽容。哦,我的乡亲,我的故土……
  乡恋乡情,伴我至今,激我自省,也催我奋进。面对飞旋的生活,灯红酒绿的诱惑——不必要学会的,不去学会;不应该适应的,无须去适应;不该丢掉的,决不能丢掉;没办法顾及的,干脆不去顾及,你便会在横流的物欲与诸多的诱惑中活得从从容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