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触目惊心的现实——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思考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1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触目惊心的现实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思考之一
  本报记者 毛磊 武侠
  编者的话
  今年春节前夕,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我所以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就是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项工作不仅教育部门要做,宣传思想部门、政法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要做,全党、全社会都要来做。”“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要切实保证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点是应该做到的,也必须做到。”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育事关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健康、有序的环境,是我们全党、全民族、全社会的责任。让我们共同用双手和爱心,用法律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为此,我们特推出“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及预防的思考”一组四篇系列报道,希望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水土流失,意味着大地失去营养和水分;在人类社会,未成年人是未来、是希望,如果忽视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造成违法犯罪严重,就意味着将来会失去人才,这也是一种流失。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增多,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社会问题。这种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令人担忧。
  犯罪日趋严重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初始年龄与70年代相比已提前了两至三岁,14岁以下少年违法犯罪比例上升,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已由1991年的1.3%上升到1999年的1.9%。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郭翔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未成年人犯罪在经历了1995、1996年的低潮期后,最近再次呈现上升趋势,犯罪特点主要表现在,其一,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在校学生增多。有的学生逃学、辍学,离家出走,流浪各地,以盗窃、抢劫所得为生。
  其二,犯罪手段成人化、智能化。劫持人质、非法拘禁和盗枪、抢枪杀人、持枪抢劫等严重暴力性犯罪不断出现。与以前未成年人犯罪突发性、偶发性强的特点相比,当前的未成年人犯罪大都有预谋,作案经过精心策划,有充分准备;在作案手段上日趋成人化,作案后及时毁灭罪证,破坏现场,扰乱警方视线。
  其三,团伙犯罪增多。有些地方出现带有“帮会”、“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共同犯罪,团伙内部有“老大”,有自己的纪律,有活动地点和活动习惯,作案有明确的分工。
  其四,强奸及奸淫幼女等性犯罪突出。未成年人性犯罪属于暴力犯罪的一种,它的社会危害性很大,因为受害对象大多也是未成年人。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少年刑事法庭去年接受二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00余起,而性犯罪就达30多起。农村未成年人性犯罪占其全部案件的70%,作案对象多是自己的同学、邻居,手段以诱骗为主;而城市中的未成年人性犯罪则多为团伙作案,手段残忍,不计后果。
  其五,由于未成年人没有劳动收入,又贪图生活享乐,任意挥霍,故未成年人犯罪中仍以财产犯罪为主。
  震惊之余发问
  今年5月12日,湖北省秭归县公安局依法将一名初三学生龚某刑事拘留,因为他在今年4月间先后四次蒙面持刀对母校的10余名低年级学生实施暴力抢劫,致使两名无安全感的学生被迫辍学,一时间成为“校园幽灵”。
  今年初,浙江省两名初中生因勒索钱财将一名同学用刀砍死。
  去年11月,广东省佛山市曾发生一起“16岁哥哥和8岁弟弟涉嫌勒死9龄童”的恶性案件,与此同时,深圳也发生了“女儿毒死全家”的悲剧。
  人们震惊之余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怎么为了一件小事甚至一个念头就可以杀人,全然不计后果?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孩子变得如此残忍、冷酷?
  犯罪原因初探
  据社会学家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有:
  ——未成年人许多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又称为“情感上的急风暴雨”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独立意识大为增强,力图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对社会、对人生、对自己的未来生活的设计,都自有主张。这一时期他们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失败,容易灰心丧气,甚至自暴自弃,破罐破摔,走上报复社会、与社会对抗的违法犯罪道路。
  ——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肥沃土壤”。社会中出现的拜金主义思潮、“黄赌毒”现象以及收入差距的拉大和财富的两极分化,促使一些未成年人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甚至作为犯罪的正当理由,错误地把犯罪当成了发财致富的正当途径和门路。浙江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最近对194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调查统计表明,盗窃、抢劫、抢夺等侵犯财产犯罪共111件,占76%,说明他们的犯罪动机主要是满足各种物质欲望。
  ——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和教育方法的失当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都极可能导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据对60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件剖析,有87.5%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学校教育重智轻德,教育方式陈旧,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尤其是一些学校缺乏法制教育,造成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极为淡薄和贫乏,对法律一知半解,甚至不懂法律,在犯罪作案之前及作案过程中难以自我控制,很难考虑到所作所为的危害性和将要受到的法律制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