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阅读
  • 0回复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1
第2版(经济)
专栏: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戴相龙
  ●目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存贷利率水平,与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应保持稳定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
  ●逐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继续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的合作,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本币与外币、利率与汇率的关系,认真实行人民币经常项下的可兑换,切实加强资本项目的管制,为今后推进资本项下可兑换进程创造条件
  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他在今年6月全国政协举办的“21世纪论坛”2000年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把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作为推进宏观经济回升的最重要原因。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时,再次强调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1998年我国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的时候,为什么不提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而是提出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包括哪些内容?如何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些都是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一项正确的宏观决策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较长时期快速增长之后,9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1997年7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增长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出现连续负增长。简而言之,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针对这种状况,党中央、国务院及时采取了扩大内需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在财政方面明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经验是,凡出现通货紧缩,一般都是在财政和货币方面同时实行扩张的政策。我国这次克服通货紧缩趋势,在财政方面明确提出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在货币政策方面,没有相应提出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而是提出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实践证明,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符合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是一项正确的宏观决策。
  一是因为我国货币供应存量和增量过多。1978—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9.7%,零售物价年均增长6.2%,广义货币(M2)年均增长23.6%,贷款年均增长20.6%,广义货币年均增长比经济增长与物价增长之和高出7.7个百分点。由于货币供应量多年高速增长,我国广义货币量(M2)对国内生产总值现价(GDP)的比值呈连续上升趋势,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相比明显偏高。M2与GDP之比,1998年为1.31,1999年为1.46,而在1998年,印度为0.50,韩国为0.60,美国为0.67,日本为1.20。我国货币供应过多,有市场化程度迅速扩大的合理因素,但也有许多非经济增长的不合理因素。M2由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组成,从中长期看,M2与GDP比率过高,说明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差,全社会隐藏了很大的支付风险。在信用过分集中于银行和货币供应量增长明显偏快的情况下,如果过分扩张货币供给,就会激化潜在的金融风险,不利于宏观金融稳健运行。
  二是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负债率过高,贷款有效需求不足。企业负债率过高和资本结构单一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80年代初,我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为25%左右,企业承受贷款能力较强,加上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导致贷款十多年大幅度增长。到90年代中后期,国有工业企业账面资产负债率为65%左右,如剔除账面无效资产,实际负债率在75%以上,少数行业出现资不抵债。另外,近年新开工的一些技改项目资本金普遍不足,资产负债率也较高。负债率过高使企业承受贷款的能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减弱。这种情况下,如果采取过分扩张的货币政策,盲目增加贷款,势必造成新的呆坏账,加大化解金融风险的压力。
  三是造成我国物价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而不是货币供应不足。1994年消费物价涨幅比1992年高出17.7个百分点,1997年后物价下降,与治理严重通货膨胀有很大关系。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农产品库存增加等因素,造成国内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也导致物价连续下降。当前,消费物价回升较快,零售物价回升较慢,其中一个原因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变。1997年到1999年,三年全国贷款增加3.3万亿元,占1999年底全部贷款的35.2%。在这种情况下,扩大有效需求,控制物价连续下降的着力点,应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不宜提出和执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不宜过度扩大货币供应量。
  稳健的货币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朱镕基总理在199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坚持商业信贷原则,保证贷款质量,防范金融风险;又要努力改进金融服务,拓宽服务领域,运用信贷杠杆,促进扩大内需和增加出口,积极支持经济增长。”这是对稳健货币政策基本内涵的高度概括。总结近两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工作实践,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根据扩大需求的方针,逐步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1月对商业银行取消贷款限额控制,由商业银行按信贷原则自主发放贷款。1998年和1999年先后两次累计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7个百分点,按1999年末存款余额计算,相应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7000多亿元,为商业银行购买国债、买政策性金融债和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提供了资金来源,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条件。从1996年6月以来连续7次降息,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73个百分点,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42个百分点,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400亿元。降息提高了企业效益,支持了资本市场发展,降低了国债发行成本,启动了投资,促进了消费,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1999年对金融机构再贷款增加1222亿元,有力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通过拆借市场和公开市场,向社会适当投放资金。
  二是及时制定信贷政策,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1998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发布了有关增加消费信贷、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农业贷款以及股票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两年来,国有银行发放与国债使用项目配套的贷款已超过3200亿元。农业贷款逐年增加。到今年7月底,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750亿元,比年初增加1073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297亿元,比年初增加867亿元,汽车、教育等其他消费贷款453亿元,比年初增加204亿元。非国有企业贷款占新增贷款比例已超过43%。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加强金融监管,保持金融稳健运行,增强金融企业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能力,是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基础。为此,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人民银行认真执行了金融稳定工作计划。支持和配合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提高其资本充足率。组建信达、长城、东方、华融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1万多亿元不良资产,并对4200多亿元贷款实行债转股,明显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全面整顿各类金融机构,帮助化解地方金融机构支付风险,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加强金融监管,坚持信贷原则,从整体上看没有造成“惜贷”,相反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
  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促进国民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货币流动性明显改善。1998年和1999年,广义货币分别增长15.3%和14.7%,狭义货币分别增长11.8%和17.7%,金融机构贷款分别增加11491亿元和10847亿元。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又增加6204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972亿元。今年6月底,货币流动性(M1/M2)为0.38,与前两年相比明显提高。到今年6月底,城乡储蓄存款余额为62842亿元,比年初增加348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加2318亿元。一部分城乡储蓄转入股市和购买物资,对促进投资和消费发挥了作用。到今年6月底,企业存款40740亿元,比年初增加364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2691亿元,反映企业支付能力明显提高。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有力地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其中,债转股4200多亿元,不但降低了企业负债率,每年还减少企业利息支出200多亿元;1998年到今年上半年,实际运用1143亿元呆账准备金,支持企业兼并破产。到今年6月底,外汇储备增加为1585.7亿美元,比1997年底增加186.8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克服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经济发展出现了重要转机。面对上述情况,一方面,要看到经济回升基础不稳固,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还十分艰巨,保持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仍要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又要看到人民银行再贷款增加较多,商业银行贷款加快,货币供应增长迅速上升所带来的问题。总的看,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处在稳定回升的时期。
  针对上述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部署,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及时调节货币供应量,积极引导信贷投向,大力支持经济结构调整,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回升。
  一是落实已出台的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及时调节货币供应量,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应的合理需求。目前,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存贷利率水平,与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应保持稳定。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对运用国债项目资金安排的固定资产投资,继续给予贷款支持;切实增加对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支持;继续增加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贷款,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扩大对工业品的购买力;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为改变企业过分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支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多种形式的直接融资,促进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增加资本金、优化资本结构。改进对西部大开发的金融服务,支持西部发展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和有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
  二是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展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在内的货币市场。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电子交易系统,开发金融债券、住房抵押债券等新的货币市场交易工具,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者数量,逐步沟通债券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积极培育票据市场,使之逐步成为企业和银行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重要场所。为了更好地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要稳步推进利率改革,建立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外汇存贷款利率可按国际市场利率浮动;根据当地民间借贷和信用社资金余缺、利率管理水平,经过试点,进一步扩大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逐步扩大城市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对一般存款利率仍然实行管制,对大额存款利率实行有弹性的管理。
  三是逐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支持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增加其资本金,提高其透明度。支持有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上市,并把由中央银行推荐上市,改为商业银行申请上市,中央银行提供金融监管信息。支持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按现代银行制度进行综合改革。
  四是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继续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对金融企业的资产质量、盈亏、资本充足率、内控制度的真实性进行全面检查,严肃查处在新形势下的违法违规经营。大力支持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加强银行、证券、保险三大监管部门的合作,沟通信息,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五是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加强外汇管理,打击逃骗汇行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完善人民币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必须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本币与外币、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关系,认真实行人民币经常项下的可兑换,切实加强资本项目的管制,为今后推进资本项下可兑换工作进程创造条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