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奥运会上的华人志愿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1
第8版(体育)
专栏:

  奥运会上的华人志愿者
  本报记者 郑红深
  对我这个英语不太灵的记者来说,进到记者村和新闻中心的一个强烈的感觉是,语言的不便影响并不大。有相当多的华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随时可以给你提供方便。
  悉尼是澳大利亚华人最多的城市,有近30万华人,有3大著名的唐人街,有多家华人报刊在这里出版。华人不但为中国代表团呐喊助威,也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出力。
  进得记者村来,一位留短发的志愿者小姐看我像是中国人,就用标准的普通话招呼我。她说,她是在北京出生长大,后到香港就学,现在悉尼一家公司当会计。这位叫陈红的小姐热心地为我指路。
  记者村的路的确绕来绕去,容易转向,又碰上一位说中国话的小伙子,这位叫陆阳的18岁高中生是4年前随父母自上海来澳定居的。他说,记者村的路也挺有规律,摸到了窍门就不觉得绕了。
  今天中午,在有“小上海”之称的唐人街的一家夜上海点心店吃饭,店主陈老板说他的儿子陈中元在悉尼大学学计算机,现在也成了奥运会的志愿者。晚上,见到澳中奥运友好促进会副主席许昭辉(他这些天也为中国代表团的事务,特别是饮食服务忙碌着)也说,他儿子也在悉尼大学计算机系,也是奥运志愿者,父子俩共同为奥运服务。
  这些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以及已长期在澳定居的华人志愿者,在记者村、新闻中心、奥运村以及各个场馆都有不少,为奥运会贡献着他们的力量。(本报悉尼9月1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