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保险资金入市 初露锋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1
第10版(财经广场)
专栏:热点聚焦

  保险资金入市 初露锋芒
  本报记者 李丽辉
  成为基金“大买家”
  在刚刚公布的证券投资基金2000年中报中,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基金持有人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在23家新基金中,有22家基金的最大持有者是保险公司,其中主要是寿险公司。据中国保监会主席马永伟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中资保险公司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已达91.5亿元,比上年增加了65.5亿元。
  去年10月份才被获准入市的保险资金,为何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如此踊跃购买证券投资基金,成为基金大买家呢?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手中握有大量资金,并急于为这些资金找到最好的升值出路。一般来说,保险产品的特点是投保在先,给付在后。特别是一些寿险险种,往往是投保人在交清保费若干年后才得到资金的返还与回报。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要把收上来的大量保费进行投资运作,确保这些资金的保值增值。这样,才能使保险公司有足够的偿付能力来保证自身的正常经营和健康发展。
  在国债及银行存款利率不下调的情况下,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无疑为保险资金的稳步升值开辟了重要渠道。面对新的“生财之道”,各保险公司积极响应。自去年10月份我国批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以来,保险公司入市资金比例不断增加。经保监会批准,目前国内已有6家保险公司获准将入市资金比例由公司总资产的5%提高到10%,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比例已经获准提高到15%。保险公司既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又有资金增值的压力,成为基金“大买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高收益支撑新险种
  保险资金入市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太平洋保险公司副总经理施解荣说,太保是目前国内获准入市资金比例最高的保险公司,今年上半年太保公司的投资收益达3.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1%,占利润总额的70%。这一成绩的取得,相当一部分应当归功于购买证券投资基金所获得的高回报。
  据悉,保险资金获准入市以来,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的平均回报率达到110.52%,高于保险公司以往其他投资渠道的平均回报率。这表明,证券市场投资将成为保险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正处于产品转型创新时期。由于银行利率的不断降低,使传统的利率型险种市场日益萎缩,取而代之的是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非利率型寿险产品,如投资连结产品、分红产品等。而这些新产品要想拓展市场,必须要有较好的投资收益作坚强后盾。
  新华人寿保险公司总经理孙兵说,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为开办投资连结保险创造了必要条件。在新华推出的“创世之约”投资连结保险中,保险公司为客户设置了独立的账户,并由专门的投资专家进行封闭运作,每个月定期公布投资账户单位价值,操作透明。这些将给客户带来稳定的收益和回报。
  两个市场相得益彰
  保险公司作为机构投资者大举进入基金市场,抑制了市场中的投机行为,对刚刚起步的证券投资基金来说具有积极作用。专家认为,保险资金这种运作方式,对发展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将来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提供了借鉴。
  但也应看到,间接入市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局限与不便。比如基金品种比较单一,保险公司选择余地不大;保险产品和投资品种不匹配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证监会与保监会正在共同申请允许保险资金由试点的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运作,直接进入证券市场从事证券投资活动。证监会表示,将设立适合保险资金投资的开放式基金,允许保险公司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并鼓励基金管理公司大胆创新,设计符合保险资金特点的基金品种,更好地为保险公司服务。
  目前,中国股市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急需稳定的机构投资者提供大量资金支持。而我国保险市场方兴未艾,增长潜力巨大,正好可以担当这一重任。随着证券市场对保险资金的进一步开放,保险公司在证券市场扮演的角色将越来越重要。
  可以预见,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将会给保险和证券两个市场带来“双赢”的结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