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四川德阳八角井镇排查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05
第1版(要闻)
专栏: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四川德阳八角井镇排查调处纠纷维护稳定纪实
  吴 兢 何 腾
  编者按:重视并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是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四川省德阳市八角井镇对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排查调处制度,定期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心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八角井镇的做法,对基层如何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借鉴作用。
  拥有村(居)民19100多人的四川省德阳市八角井镇,地处市区南端,素有德阳市“南大门”之称。这里乡镇企业多,农民生活富裕。但是,前几年这里社会治安相对混乱,矛盾纠纷不断,上访拦路告状等群体事件时有发生。
  如今的八角井镇,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今年8月,记者来到八角井镇,看到了这样一组令人欣慰的数据:1999年,八角井镇没有发生一起矛盾激化和上访事件,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较上年增长2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772元。
  这里如何由乱而治?
  过去的“炸药桶”,如今的“模范镇”
  提起过去的八角井镇,可以说是一个“炸药桶”:
  1997年,该镇近百名村民因征地拆迁问题,推倒了当地一家企业的围墙;1998年3月,因高速路修建损坏其房屋未能及时得到赔偿,福安村200多个村民阻断了高速公路;同年,因对“土地补偿费”年终分配有意见,柳沙村100余名群众阻路拦车……
  八角井镇发生的一切,引起了德阳市委、市政府和旌阳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专门到八角井镇现场办公,出主意、想办法,督促该镇建立健全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同时,八角井镇的干部也开始深刻反思。镇党委书记廖洪流告诉记者,矛盾的激化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干群之间缺乏沟通,关系紧张;其二,群众法律意识薄弱,讲权利多,讲义务少;其三,干部未能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要防止矛盾激化,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及时发现矛盾、解决纠纷。
  为此,八角井镇加强了对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领导。他们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稳定,并强化综治办的职能作用,坚持每年召开两次以上的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在村一级,他们健全了治保会和调委会等机构,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抓落实。8月19日,记者来到了曾经发生阻路事件的八角井镇柳沙村。
  没有一名村干部在场,记者与50余名群众代表进行了面对面的自由谈话。当记者问及若有问题还会不会再上街堵路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会!现在我们有了问题,党委、政府都能及时了解、认真解决。”77岁的李承芝老大爷,说到激动处站了起来:“过去我们动不动就上路拦车,是因为群众对干部有气。现在,干群之间的沟通渠道畅通了,对立情绪没有了,问题就好解决了。”
  群众说:“干部下访了,我们就不上访了”
  面对生活富裕、思想活跃的现代新型农民,如何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种矛盾?近年来,八角井镇自创的“农村群众代表座谈会”制度赢得了农民群众的心。
  1998年6月上旬,八角井镇党委、政府召开了首次“农村群众代表座谈会”:座谈会以村为单位进行,每十户农民推选1名代表参加。村组干部及其家属不能被推选为群众代表,也不参加座谈会。镇党委书记廖洪流带领10名党政干部走遍9个村子,听取了450多名代表的意见。
  就这样,一起起群体事件的萌芽被及时发现和消除了!
  在座谈会上,干群敞开心扉,深入沟通。对村民代表反映的问题,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对需要研究、查证的,会后交由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并限期答复;对群众不明真相或提出不合理要求的,则宣讲法律政策,做好教育疏导工作。
  在座谈会上,干部们可以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柳沙村村民代表廖大爷告诉记者:“在座谈会上,我们有什么说什么,从不担心打击报复。”
  在座谈会上,镇党委、政府还有意识地挑选爱提意见、爱发牢骚的村民参加。通过面对面的交谈,理顺了群众的情绪,消除了矛盾。
  八角井镇镇长李本林告诉记者,3年来,镇上先后召开座谈会5次,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483个,其中现场解决300个,限期调查解决183个,并将结果按村在“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布。
  制度配套,把矛盾排除在基层、化解在平时在八角井镇,除了“群众代表座谈会”之外,还有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制度,让党委、政府可以及时地发现矛盾、消除矛盾。
  例如:他们建立了“信息报告制度”,在每个村、组建立一名治安信息员,随时收集信息;在镇综治委设立信息中心,及时处理信息。1998年11月,八角井镇潘家寺村与相邻的广汉市金鱼镇村民,为争河滩采沙权,准备进行大规模械斗。综治信息员及时向镇综治委信息中心报告。经多方配合做工作,成功地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其他的配套制度,也在减少矛盾、化解矛盾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法制教育制度。不仅在干部中开展法制学习,而且在老百姓中开展普法教育,做到一方依法行政、一方依法维权;
  书记、镇长接待日制度。每月的12号、28号,书记、镇长分别坐镇接待群众来访;
  领导干部帮扶制度。镇村干部每年帮扶一户困难户。去年,他们实施“安居工程”,对口支援,帮助17户困难户住上新房;
  村级财务和政务公开制度。根据村民代表的要求,每月定期公布1次,遇有重大事项随时公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