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利率改革迈新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8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利率改革迈新步
  诗 云
  从今年9月21日起,我国外币利率管理制度将实行重大改革:放开外币贷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外币先行,开始了新的征途。
  最近几年,中央银行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包括扩大部分金融机构和对部分贷款对象的贷款浮动幅度;批准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开办协议存款业务,放开协议存款利率;研究探索企业债券利率运行机制的改革,陆续推出附息企业债、长期企业债、浮动利率企业债等。现在,我国的国债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外国银行办理国际业务的利率等已由市场决定。此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首先从外币开始,一方面是遵循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的利率改革顺序,另一方面也是看准了当前正是外币利率管理制度改革的良好时机。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统计资料,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各项外汇存款余额达117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6%;而各项外汇贷款余额仅为675亿美元,按可比口径比上月下降了2.3亿美元。这表明我国外汇资金供给充足,外汇需求相对疲弱,外汇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此时放开外币贷款利率,不会造成利率的大起大落,不会出现利率水平失衡的风险。况且,外国银行办理国际业务的利率业已根据市场浮动,我国境内外币利率经过几次调整,与国际市场利率也有一定衔接,已经具备了外币利率改革的基础。换一个角度看,目前我国外币存、贷款分别约占本外币存、贷款总额的7%和6%,不仅规模较小,涉及面也很有限,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即使出现较大波动,也不会对人民币的存贷款利率走势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此次外币利率改革,受触动最大的是各商业银行,手中有了外币贷款利率决定权,多了些许灵活,更多了一份沉重,这将促使他们更加密切地关注国际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化,更加精细地核算资金成本,更加合理地制定资金价格,更加警醒地追踪信贷投向。同时,由外币开始,先行积累按市场供求定价的经验,将为商业银行今后投身更大范围的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铺平道路。受益最多的可能是外币存贷款大户,“协商”意味着外币存款大户可以和银行讨价还价,争取到较为优惠的存款利率,信用好、项目优的客户也有可能在多家银行中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金融服务。对于众多的小额外币存款客户而言,选择的余地依然很小,因为各家银行都将统一执行银行业协会制定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当然,这并不排除今后外币利率的调整将更频繁,更贴近国际金融市场水平,选择合适的存期和币种要多动一番脑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