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信息时代的“注意力经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8
第11版(信息产业)
专栏:新知视界

  注意力本身就是财富
  ——信息时代的“注意力经济”
  赵加积
  “在新经济下,注意力本身就是财产”。“现在金钱开始与注意力一起流动。或者更通俗地讲,在经济转型之际,原有的财富将更自然地流向新经济的持有者”。“如果金钱真能有效购买注意力,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付给你一定的钱,让你全神贯注地听讲,大家谁也不能打瞌睡,也不能分神,有人想获取你的注意力,他不可能依靠付钱的方式来真正获得。虽然金钱流向注意力,而注意力很难流向金钱”。注意力形成经济,争夺眼球形成竞争,这已是事实。早在1996年英特尔的前总裁葛鲁夫就提出争夺眼球的竞争和上述观点。他认为:整个世界将会展开争夺眼球的战役,谁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谁就能成为下世纪的主宰。
  注意力为什么会成为竞争目标
  所谓注意力,是指人们关注一个主题、一件事件、一种行为和多种信息的持久尺度。我们可以把人们关注信息和事件等中的接受端提取出来加以量化,这种量化会形成一大笔无形资产,因而它就会具有价值。我们知道现在世界上的信息量是无限的,而注意力是有限的,有限的注意力在无限的信息量中就会产生具大的商业价值。
  注意力之所以成为竞争目标,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工业文明形成生产过剩导致竞争目标转移。现在发达国家的一个大汽车厂一年的产量,够现在世界各国一年的需要。类似过剩的生产力很多很多。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力也已出现相对过剩,彩电、冰箱、布匹、自行车等已超过年需求的四五倍。过剩的生产力同有限需求相比,从不足到过剩导致竞争目标从直接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注意力。谁想要卖掉商品谁先得竞争大量的注意力。
  信息量的爆炸发展导致注意力的相对短缺。现在世界信息量以爆炸方式骤增,信息量现已过剩并难以量化。但全世界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信息量的爆炸发展和过剩打破了与原来注意力的比例,造成注意力相对缺少,缺者为贵,当然注意力就会值钱,形成价值。
  互联网络迅速发展为竞争注意力提供了条件和手段。现在每过1秒钟,全世界就有7个人首次上网。美国已有70%以上的家庭有计算机,已有4000万人进入互联网。目前,我国也有1000万左右的人上网。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有许多人在家中上网工作,有的人在网上的时间已占全部工作和生活时间的1/2。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助手,事事处处离不开。正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网上自然就会产生商业机会,而注意力就形成了价值。
  注意力形成经济引发我们的思考
  农业时代主要竞争劳动力;工业时代主要竞争生产工具和技术;信息时代主要竞争知识和信息速度;后信息社会将主要竞争注意力和生物材料等。发达国家今天竞争注意力已很明显,发展中国家也已见端倪。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对注意力经济的涌来必须深入研究。
  注意力经济中有财富而且必将引发财富的转移。卖商品必须竞争注意力。但是,有人认为“注意力是一种桥梁,而不是财富”,“注意力是在分配旧经济的财富,而不是在创造新财富”。用工业时代的观念看待注意力必然得出这个结论。实质上注意力也创造财富。《财富》杂志在上海的广告发布权之所以三天赚了1000万元,关键是上海会议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注意力,换一种杂志开会就吸引不了这么多注意力。
  注意力经济时代的财富,包含了工业财富收入和信息资产两部分。但在这里注意力会通过信息资产转移工业财富,按旧观念,信息并不创造财富,只有工业创造财富。照此理雅虎公司高于9%的收益不该归他们,但他们通过吸引注意力,把工业财富分给了信息商。
  注意力经济就是这样把工业利润和财富大把大把地转移给掌握注意力的媒体、商家及网络经营者。消费文明的转移,必然导致工业文明财富向新的文明财富方面转移,这从全球1000家公司前10名的8家美国公司中,5家与网络公司有关即可看出。在这种转移中,世界的财富将被重新瓜分,而瓜分这种财富的“利刃”是“注意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