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长盛不衰的“穆拉诺”——访威尼斯穆拉诺切内德塞艺术玻璃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9
第7版(国际)
专栏:欧洲之旅

  长盛不衰的“穆拉诺”
  ——访威尼斯穆拉诺切内德塞艺术玻璃厂
  本报驻意大利记者 罗晋标
  《欧洲之旅》采访组为了探寻欧洲玻璃艺术发源地之一的穆拉诺岛,与岛上最大的艺术玻璃厂——切内德塞艺术玻璃厂取得了联系。8月20日,热情好客的切内德塞艺术玻璃厂董事长安东尼奥·卡马蒂先生特意让夫人乘游艇专程迎接采访组。
  迎候在码头的卡马蒂先生一见我们,就滔滔不绝地开始介绍切内德塞艺术玻璃制品厂。该厂的名字是以创始人切内德塞家族的姓命名的。切内德塞是穆拉诺岛上古老的艺术玻璃世家之一。该厂主要生产天花板、高脚酒杯、花瓶、盘子、威尼斯吊灯等玻璃工艺制品,继承了穆拉诺玻璃制品的古老传统。切内德塞厂年营业额约200亿里拉(约合人民币1亿元)。该厂产品的顾客多系富翁,如英国、瑞典、挪威、荷兰、丹麦、比利时和泰国王室,美国前国务卿乔治·舒尔茨、现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法国前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等。
  在卡马蒂夫妇的引导下,采访组来到生产车间。车间里共有9个炉子,其中8个炉子已熄火检修,这种检修每年需进行2次,剩下一个专门为来访者作表演用。我们被领到表演炉前,只见炉内烈火熊熊,各种原材料在炉内1400摄氏度高温中熔化,一位老师傅手持一根长长的吹管,在一名助手协作下,从炉内抽出带有一团火球的玻璃料,用吹管吹几下后又重新放入炉内,如此多次反复,只见那火球在变大,老师傅一会儿在一处加点什么,用钳子捏一下,一会在另一处揪一下,或者剪一下,最后把那吹管大转数圈,火红的玻璃球形成了一个高脚、波浪式红色花边的大口杯子,造型别致、美观,色彩美丽协调,果然是穆拉诺佳作。摄影师忙着拍摄这种传统手工艺制作场面,大家欢呼起来,同时对老师傅的精湛工艺报以热烈的掌声。
  然后,主人把采访组带到产品展厅,这里简直就是玻璃工艺品的天堂。9个展厅内上下左右摆满了各种精美、高档的玻璃制品。2万件展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典和现代的所有玻璃艺术品的造型,均系绝世佳作。卡马蒂董事长特别介绍了一件18世纪的大吊灯,那是为卡雷佐尼科家族所制作,命名为“卡雷佐尼科吊灯”,由1000块配件串连而成,是一位师傅和三个助手用时2个月完成的。我们还发现了一个五光十色的玻璃天花板,是由5000块玻璃配件组合而成,精美绝伦。
  我们不住地感叹切内德塞厂对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在当代艺术基础上的创新。谈到成功的原因时,卡马蒂董事长十分自豪地说,第一,这是手工艺术,作品强调个性,生产一件是一件,无法重复,无法复制,艺术价值非常高;第二,有专业设计师和经验丰富的老艺人,把创造性、想象力与传统工艺融为一体;第三,经营上恪守信用,诚实经商。
  穆拉诺岛上的切内德塞厂正是传统与现代欧洲艺术完美结合的真实写照,在这里我们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本报威尼斯电)(10)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