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出版发行 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19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出版发行
  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罗玉文、景抒展)经中央军委批准编撰、由江泽民主席题写书名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近日出版发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出席了今天在北京举行的出版座谈会。
  张震、傅全有、于永波、王克、曹刚川、徐才厚等出席了会议。
  张万年在讲话中指出,抗大是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办的,在十分艰苦的战争环境里,培养了十多万优秀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作出了巨大贡献。抗大“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等,是党中央和毛主席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的产物,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抗大能在艰难困苦中取得巨大成功的根本保证。抗大创建距今虽然已有半个多世纪了,但抗大精神,抗大优良传统,以及抗大办学思想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办好院校、搞好军队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张万年强调说,我们一定要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是抗大的基本经验,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和人民军队建设的本质要求,是我军特有的优势。在新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以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不渝地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不渝地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切行动坚决听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指挥,永葆我军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
  张万年说,必须把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作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战略任务来抓。要适应世界科学技术和军事变革迅猛发展的形势,认真贯彻江主席科技强军的战略思想,真正把院校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我军跨世纪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张万年说,一定要大力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下大力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反对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和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反对报喜藏忧和弄虚作假。一定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迟浩田主持了座谈会。他说,中央军委决定编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既是抗大老同志的心愿,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的需要,是一件很有意义和影响的事情。军委决定召开今天这个出版座谈会,是为了更好地弘扬抗大精神,继承抗大传统,学习抗大先进的教育思想,促进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迟浩田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是一部反映抗大光辉历程的传世之作,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全军同志特别是在军队院校工作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和继承抗大光荣传统,并结合新的形势、任务和时代特点,进行新的探索,丰富新的内容,切实把抗大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军委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真正把院校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开创21世纪军队教育事业的新局面,把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国防大学校长邢世忠、政委王茂润,抗大老校友代表、抗大史编写顾问贾若瑜,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等在座谈会上发了言。
  解放军四总部、驻京各大单位的领导张黎、张树田、周坤仁、李继耐、杨怀庆、杨国梁、温宗仁、李新良、徐永清等也出席了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还有军委办公厅、中央党史研究室、教育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和部分抗大老校友。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史》由国防大学编撰,国防大学出版社出版。莫文骅、周文龙、孙毅、欧阳毅、陈鹤桥、陶汉章、郝治平、牛克伦等抗大老校友担任编写顾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