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肩负起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许志功先进事迹座谈会纪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7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肩负起理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许志功先进事迹座谈会纪要
  新华社记者 贾永 曹智 本报记者 翟启运
  伟大的事业必须用伟大理论作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赋予思想理论战线的历史重任。作为理论工作者,应怎样肩负起这一时代使命?
  1月25日,出席由中宣部和总政治部联合召开的许志功学习、研究、宣传邓小平理论先进事迹座谈会的中央有关单位的领导以及理论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代表,结合学习许志功同志的先进事迹,达成共识——心许马列的坚定信念;直面现实的理论勇气;探索真理的执著精神。
  “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这是中宣部副部长白克明对许志功事迹的概括。联系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他说——
  对于党的理论工作者来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立身、治学和做事之本。许志功同志之所以能够在理论教学的岗位上取得成绩,就在于他对党的崇高理想、对马克思主义是真信,不是假信;是深信,不是半信半疑。他的教学活动不仅给了学员以强烈的理论震撼,而且给学员以深切的人格感染力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形势下,如何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党的理论工作者应当始终注意的一个问题。许志功同志的做法是,紧跟时代的步伐,密切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密切联系改革开放的崭新实践,密切联系自己的思想认识实际,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力求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并运用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形势,分析问题。许志功同志说得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信马克思主义,光靠感情和感觉是不够的,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低潮’中看到高潮,在曲折中把握规律。”许志功同志面对国际纷繁复杂的局势,面对国内重大深刻的变革,勤于学习研究,从理性的思考中坚定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追求,这种精神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党的整个事业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管方向的、管根本的。党在近八十年的光辉奋斗历程中,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不断实现全党的思想统一和步调一致,并且最大程度地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在党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这是我们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使命。今天,面对跨世纪历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理论工作者更应清楚地意识到和承担起这一重大责任。许志功同志二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理论教育工作的岗位上,刻苦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的这种精神,来自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马克思主义不是源自书斋仅供人们研修的学理,而是来自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的科学指南。现在,一些同志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难教,学生听不进去。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从我们自身想,恐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针对性不强,说服力不强。同样是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为什么许志功同志的课学员爱听、想听,就在于他不回避社会的现实矛盾,不回避学员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对实际,迎难而上,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深钻细研,与大家共同探讨,尽可能地开启学员的思路,寻找满意的答案。这说明,我们只有努力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改革和建设之“的”,在研究新情况、回答新问题上做好文章,才能够真正打动人、说服人,取得“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良好效果。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的根本任务。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历史关头,世界和中国都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开放条件下,在工作对象出现许多新的特点的情况下,怎样更好地去完成这个任务,是对我们的一个严峻考验。新的环境和新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在继承党的思想教育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努力创新,掌握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工作的新规律、新途径、新方法。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不断提高理论教育和理论宣传的水平,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入耳入脑。许志功同志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科学方法学习科学理论”的经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在逻辑,体现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体现了学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一致。这个思路,抓住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根本目的,找准了理论教育和宣传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很有见地的理论教学原则,增强了理论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我感到,这套教学思路,对全党的理论教育和宣传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作为《求是》杂志的总编辑,戴舟一直在思考如何提高理论学习水平问题,许志功的事迹,对他思考和研究这一问题给予了新的启发——
  许志功是新时期提高理论学习和教育水平的一个范例。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我理解,重视学习和善于学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一定意义上,重视学习着重是讲态度问题,是讲学不学的问题;而善于学习则着重讲方法问题,讲怎么学的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学习水平的问题。经验证明,只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尽管主观愿望是好的,却往往难以收到好的效果。从许志功同志的事迹看,他不仅重视学习,更重要的是善于学习,善于在提高学习水平上下功夫。我认为,这是他取得优异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学习和宣传他的先进事迹应当加以重视的。
  许志功同志是新时期发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一个范例。学风问题与学习和宣传教育的水平具有密切联系,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长期以来,学风不正一直阻碍着学习和宣传教育水平的提高,影响了学习和宣传教育的效果,特别是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的东西,在党内有一定的市场。许志功同志的事迹对我们克服这些消极的东西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他的事迹会启发人们: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重大现实问题;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具体做到像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要求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一定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可以说,许志功同志在这些方面都作出了表率。
  许志功同志是新时期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一个范例。怎样做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呢?首要的是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而思想理论素质的提高,决不表现在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条,而在于能够正确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曾鲜明地反对把那些只会背诵书本的人算作“理论家”,并指出,我们要的理论家是能够根据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解释中国的实际问题。由此对照许志功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认为,他在许多方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条件。正如新闻报道上所说的:这些年来,他无论是讲课搞教学,还是著书写文章作研究,都十分注重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站在理论前沿,努力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如果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把马克思主义的根动摇了,这种历史责任我们担当不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对许志功的这句话特别推崇,他指出——
  许志功同志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时代的产物。许志功同志是随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而成长起来的。二十多年来,我们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正确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并最终形成为邓小平理论。这是伟大的时代产生的伟大理论。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这是新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理论一经为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国家也进入了最好的历史时期。这个新时期为每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许志功同志在国防大学有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使自己完成了从一个士兵到教授到理论家的角色转换。
  广泛宣传许志功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是时代的需要,是理论战线进一步掀起学习、研究和宣传邓小平理论的需要,是进一步做好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四有”新人的需要。现在我们正处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国际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思潮相互交融、相互激荡。这对我国既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国内随着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各种利益关系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比过去广泛得多,深刻得多。它们一方面为我们的两个文明建设提供了比过去更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增加了新的难度。反映在意识形态上,就是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一些错误思潮很可能引起社会成员的思想困惑甚至造成思想混乱。就拿理论战线来说,不是也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吗?能否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在这个大是大非面前,许志功同志不愧是思想理论战线上英勇无畏的战士。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们是教马克思主义的,我们的责任只能使马克思主义的根扎得越来越深。如果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把马克思主义的根动摇了,这种历史责任我们担当不起。”话虽不多,却充分表现了许志功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诚!
  “与时俱进,与党俱进。”是中央党校原副校长龚育之的心里话,也是这位理论战线的“老兵”对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的期望——
  我们的理论队伍中有老中青三部分人。老的,有些还在岗位上,有些不在岗位上。在岗不在岗,都还是有影响的。要发挥好这种影响,这就要不忘使命,不背初衷,也不固步自封,不自行其是,必须与时俱进,与党俱进。时代前进了,全党在实践中在理论上前进了,我们也要跟着前进。中年的,青年的,是骨干力量,是新生力量。新老合作,新陈代谢,而不是陈陈相因或代沟断裂,这就是我们的希望。
  当代世界风云变幻,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深刻转折。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新篇章,展示了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新地位、新分量。而发展的进程包含两个侧面:主流和支流、正面和负面、胜利和挫折、成就和困难。这两个侧面同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会在不同的人们中间引起种种不同的反响,引起认识上的种种困惑。许多分歧和困惑在实践的检验中得到了解决,而新的矛盾和困难的出现,又会有新的认识上的分歧和困惑,以前已经解决过的一些分歧和困惑也难免会重新显现出来,纠缠在一起。这里就需要思想理论工作。当然,更重要更根本的,是靠实践成就来解决问题。同时要通过不是形式主义的,而是诚实的、切实的思想理论工作,来统一全党的思想。这种统一是指导思想、基本路线上的统一,是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统一。
  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就能团结奋斗,去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去夺取实践上的新成就新胜利。同什么德?就是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之德。其他的利益,个人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局部的利益,都要结合于和服从于这个利益。同什么心?就是振兴中华之心,就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心。这就需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就需要把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提高到党的十五大所达到、所要求的新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者同样应该具有许志功那种‘阵地意识’。”长期从事部队政治工作的北京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张庞认为——
  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提出的重大课题紧密结合起来,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答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许志功教授先进事迹中体现出来的鲜明时代特征。科学理论的真理力量,就在于给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正确的指导。深入搞好部队的理论武装工作,一定要紧紧围绕军队的中心工作,服务于现实的重大政治斗争,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下苦功,在运用理论指导工作上下气力。去年,在深入揭批“法轮功”的政治斗争中,许志功教授曾到我们军区政治机关作过一场报告,机关的同志反映,许志功教授的报告不仅深刻地剖析了“法轮功”的本质和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使大家更加深切地感到,思想政治阵地如果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这是意识形态领域政治斗争的客观规律。作为政治机关和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像许志功教授那样以强烈的“阵地意识”,始终关注社会热点,注重用科学理论回答和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才能把理论武装工作做得扎实,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
  与许志功共事二十多年的国防大学原副校长侯树栋教授深深地感受到:许志功同志在理论学术上的清醒和过硬,源于政治上的坚定和敏锐。他说——
  许志功同志深知在政治理论教学中仍有个政治方向问题。在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教学,是否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看作一个统一的科学体系,是否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并把它作为主题和主线,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重大政治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许志功同志有很高的自觉性。他为了落实这个问题,做了许多艰苦工作。他总结概括的“围绕一个核心,解决两大难题,坚持三条标准,做到四个结合”的教学思路,就是一个典范。所谓“围绕一个核心”就是:把教学的着眼点定在坚定理想信念上;所谓“解决两大难题”就是:回答“市场经济和公有制能不能结合”、“市场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能不能结合”;所谓“坚持三条标准”就是:是不是完整准确地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和党中央的最新精神,是不是追踪学术前沿,做到内容新、角度新、方法新,是不是回答了学员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所谓“四个结合”就是:“源”与“流”的结合,认清邓小平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整体”和“部分”的结合,既从体系上把握精神实质,又从部分上深入开掘,“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把邓小平理论置于现实基础之上,立足于创新和发展,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结合,引导学员在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下功夫。这是一个极富政治内涵的、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教学思路。在我看来,是邓小平理论教学上的一个创造,值得宣扬和推广。
  面对成就和赞誉,许志功袒露心迹:“世界上最美好的人生是为真理而生活,我愿为真理而奋斗终生”——
  如果说我们在邓小平理论教学方面还有所成就的话,那是我们校党委、校首长领导的结果,是我们教研室从侯树栋副校长任主任开始的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是我们全教研室的同志们共同奋斗的结果。早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以后,我们就开设了邓小平理论课教学。1990年,我们把邓小平理论课作为一门主课,强调政治理论课要以它为中心,为主线。到了1996年,我们学校又提出并实施了四项工程,即人才工程、教材工程、模拟工程和乐业工程;提出并实施了五个新进展,其中的第一个新进展就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以及运用邓小平理论回答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新进展。正是学校的这样一种环境造就了我,没有我们学校和我们教研室,就没有我。我的成长进步不仅有我们学校和我们教研室的小环境,更重要的是有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大环境。我从事理论教育工作的这二十多年,正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可以说我是跟随着党、国家和军队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起来的,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党都特别重视理论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有了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高瞻远瞩地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没有邓小平理论,没有我们党对理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就没有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宣传,渗透着我们党一代代理论、宣传工作者的辛劳和汗水。从老一代理论工作者的追求中我看到了一种责任。伟大的事业必须用伟大的理论作指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是我们党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我作为一名党的理论教育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按照党的要求,不辜负各位领导和师长的关心和厚爱,一定要从振兴中华民族伟业的大局出发,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理直气壮地宣传科学真理,明白无误地划清原则是非,正确客观地回答现实问题,努力把用邓小平理论武装人的工作做得更好。
  主持座谈会的总政治部副主任袁守芳认为,“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全军关系到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他指出——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对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的这些指示精神,理论工作者负有重要责任。特别是在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复杂的局面。能否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和全军,关系到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关系到坚固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关系到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实现。每个理论工作者都要认真从这样的高度,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学习许志功,就是要学习他对马列主义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学习他努力掌握革命理论的钻研精神;学习他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把理论同实际紧密结合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自觉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宣传群众的高度责任意识。全军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都要以许志功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对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所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加强我军的思想政治建设,实现我军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