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沉重的文化命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0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文物保护世纪行

  沉重的文化命题
本报记者 卢新宁 李泓冰
梦想中的丝路之旅,楼兰是最美的一站。楼兰是丝绸古路上繁华的都城,是湮没于历史长河的神秘“古国”,是3800年高龄的“楼兰美女”的故乡。然而,因为时间与路程,我们只能与楼兰怅然相望;而那些关于楼兰的消息更让我们忧心。
新疆文物局的同志告诉我们,楼兰遗址在风吹日晒中破损严重,险情迭出,国家文物局已明令不能对外开放,有特殊任务的考察者必须在严格控制下有限度地进入。而在今年4月,未经文物部门许可,一个来自国内外的30多人的考察团竟浩浩荡荡地进了楼兰。当文物部门前去质问时,当地领导却认为:这样做既弘扬了优秀文化,又宣传了当地,有什么不好?
类似楼兰的故事,在我们此行中听到了很多。西部大开发热潮已起,整个社会都注意到对文物的开发和利用,遗憾的是,不少地方领导仅仅想到了开发利用这种资源,很少考虑到是否有条件开发,是否应该在利用之前给予应有的保护。
西部的文物确实是一种重要资源。在西部大开发中,结合西部地区的产业调整,依托本地区丰富多样的文物资源优势,发展具有历史民族特征的文物旅游,不仅将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将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用于文物保护。
然而,当人们仅仅认识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时,这种“资源”就会面临被“杀鸡取卵”的命运。西部文物保护工作基础比较薄弱,不少文物都面临着严峻的保护和研究的课题。而一些地方在利用文物发展旅游和地方经济方面,由于缺少文物部门的参与,毁坏文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对此,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郑欣淼认为,当前迫切要做的,一是进一步加强西部文物调查、评估和公布文物保护单位等基础性工作。二是西部各地要在制订“十五”规划时,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内容列入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之中。三是要依法拟制大型文物保护单位的专项法规,加强对涉及文物的建设、开发、使用等行为的监督。
西部大开发担负着深远的经济命题,也承载着沉重的文化命题。西部开发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适应西部开发总战略的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我们要充分珍惜先人所创造的历史,也尊重后人对于历史的知情权,让西部珍贵的文化遗产获得更为永久的生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