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8阅读
  • 0回复

抓而不实 等于不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1
第1版(要闻)
专栏:

  抓而不实 等于不抓
  本报评论员
  当前,一些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官僚主义严重,办事不负责任,工作抓而不实。该管的事不认真管,该干的工作不主动干,该负的责任不自觉负,该完成的任务不用心完成。工作布置之后,落实没有,不过问,结果如何,不去管,以至不应发生的失误频频发生。这种情况说明:抓而不实,等于不抓。
  工作无论大小,工作人员职务无论高低,有任务,有要求,必须抓落实,这是起码的要求。认识再高,政策再好,章程再严,不认真落实,一切都无从谈起。毛泽东同志曾经尖锐地批评过这类现象:“伸着巴掌,当然什么也抓不住。就是把手握起来,但是不握紧,样子像抓,还是抓不住东西。”确有这样的工作人员,“样子像抓”,但不用心,不用力,因而不扎实,不到位。更有甚者,空话连篇,不办实事。应当郑重指出,这不是一般的工作方法问题,而是政治原则问题,它关乎党的方针政策的实现,关乎中央的权威和党纪国法的尊严,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抓落实或抓而不实,如何取信于民,又怎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
  深入就实。有人习惯用讲话落实讲话,用文件贯彻文件,根本原因是不深入实际,不深入基层,不深入群众,因而也就很难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同贯彻中央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中央对改革和建设的大政方针是明确的,政策、措施和要求也是明确的,关键是要结合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加以落实。如果对实际,对具体,知之甚少,知之甚浅,只能照本宣科,说些大而无当,大而无用的空话,落实也就无以谈起。
  认真就实。有些工作,不是没有要求,没有章程,没有落实的条件,之所以无人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是因为一些人缺乏责任意识。办事情、干工作,用心思还是不用心思,鼓实劲还是使虚劲,效果完全不一样。确有一些干部包括领导干部,心思没用在工作上,而是做表面文章,八方应酬。这种不负责任乃至玩忽职守的行为,是不能允许的。责任重于泰山,这应当成为铁的纪律。
  过细就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领导干部既要懂全局,又要管本行,把对全局的思考和决策分解为一个又一个工作任务,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没有战略眼光不行,但没有成功的战术,战略只能是一纸空文。战术搞得好,战略才能实现,切不可用战略性口号处理战术性问题。既要着眼大局,又要入手具体环节,提出可操作的措施、办法。按照分工,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具体抓,抓具体,工作才能取得实效。
  严格就实。干部不仅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对下属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好人主义,怕得罪人,不敢管理,不作批评,也是失职。一级抓一级,层层严格要求,工作就能抓得实。
  我们的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大事要事难事不少,头绪纷繁,矛盾复杂,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集中精力,埋头苦干,不能有任何的马虎和轻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根本指针,也是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三个代表”,根本是“代表”,关键是落实。我们应该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对人民极端负责和对工作极端认真的精神,做好每一项工作。不仅要抓,而且要抓得很紧很紧,抓得很实很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