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泉州建设“海峡西岸文化走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1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泉州建设“海峡西岸文化走廊”
  本报福州9月20日电 记者宣宇才报道:福建省泉州市积极实施“海峡西岸文化走廊”建设规划,构筑面向21世纪与“大泉州”经济发展相配套的大文化,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人才荟萃的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浓郁传统特色的文化地带。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市素有“戏窝子”之称,近年来更是好戏连台,获得7个“文华奖”、2个“五个一工程”奖和6个“曹禺戏剧文学奖”。据市文化局局长庄顺能介绍,泉州市通过坚持“四抓”(即抓剧本、抓活动、抓剧团建设、抓综合艺术手段的运用)、“三并举”(即传统剧、历史剧、现代戏并举),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生产,繁荣了艺术事业。
  投入亿元资金建设文化设施,结束了“处处有文化,文化尚无家”的历史。1992年以前,泉州只有一个影剧院。1995年以后,市里大幅增加文化设施的财政投入,投入达1.3亿元,陆续建成了一批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
  泉州市的“威远楼之夏”戏剧节,为戏剧新作提供了舞台。一年一度的中小学南音演唱比赛弘扬了传统文化,培育了南音后继人才。还有国际南音大合唱、中国泉州国际木偶节、国际民间艺术节等,形成了系列。目前,全市148个民间剧团常年在城乡演出,每晚有50多个民间职业剧团登台;300多个南音社组和200个诗书画谜社活跃在社区和乡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