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国民经济告别短缺时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2
第1版(要闻)
专栏:辉煌“九五”

  国民经济告别短缺时代
  本报讯 记者杜海涛报道:买电风扇要买票预约,买彩电得千方百计找“门路”,买自行车须托各种各样的“关系”……这种计划经济年代因商品短缺造成的特殊现象今天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九五”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有效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社会商品极大丰富,由“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曾长期存在的短缺状态宣告结束。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供不应求的商品几近没有。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6651元,比1995年增加177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973元,增加539元。
  随着短缺时代的结束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由1995年的49.9%降到1999年的41.9%,农村居民由58.6%降到52.6.%。城镇居民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更加明显,在外就餐明显增多。农村居民食品消费中主食消费下降、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的倾向更加明显。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原粮消费247.5公斤,比1995年减少11.5公斤;猪牛羊肉消费量从11.3公斤增加到13.9公斤,增加2.6公斤。
  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九五”前4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8.1平方米增加到9.8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由21平方米增加到24.4平方米。交通通信条件大为改善。1999年底,全国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分别达到1.1亿户和432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3%,其中城市为28.4%。农村通电话的行政村的比重达到79.8%。轿车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农村居民家庭摩托车拥有量快速上升。家电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一步增加,质量明显提高。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新型大容量、多开门冰箱,低噪音模糊型滚筒全自动洗衣机,家用空调器,家庭影院,中高档家具成为消费热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