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酬壮志春华几度——袁华速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3
第4版(奥运专版)
专栏:五环热线

  酬壮志春华几度
  ——袁华速写
  本报记者 薛原
  整整一天,急脾气的袁华就急了一次。没听完最后的成绩宣告,她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冠军领奖台。
  也难怪。还没来悉尼之前,袁华逢人就说:“奥运会,我一定能拿金牌。”对于习惯于赛前保持谦虚低调的中国选手来说,袁华是有点与众不同。
  今天中午在举重馆外碰到中国代表团副秘书长崔大林,他说:“袁华正以每30秒钟放倒一个对手的速度向决赛挺进。”26岁的袁华,除了爱着急,还没有什么让教练不满意的地方。女子柔道无差别级,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有庄晓岩,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有孙福明。她们都来自辽宁,教练都是刘永福,拿到的都是金牌。今天,又加上了急着登台领奖的袁华。
  袁华曾是孙福明的陪练。1996年亚洲锦标赛,袁华拿下72公斤级和无差别级两枚金牌。1998年是亚运会冠军。但她没有拿过世界冠军。贝尔特兰要比袁华重整整14公斤,但面对袁华不停歇的进攻,她能做的,就是别被直接摔倒。4分钟结束,三个裁判没有争议,一致判定袁华胜出。
  这是袁华第三次战胜贝尔特兰,但这是袁华第一次拿世界冠军。
  任务好像完成得很容易,但教练刘永福知道其中的艰辛。一年的集训,袁华在榻榻米上被摔了多少次,有谁知道;刘永福的父亲在集训时去世,有谁知道。
  决赛前,刘永福和袁华在训练场边聊了很久。内容旁人无从知晓,但每个人都在几分钟后看到了袁华的胜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