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李凌云和他的牡丹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3
第7版(美术世界)
专栏:

  李凌云和他的牡丹画
  夏远荣
  提起中国画研究院的专业画家、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李凌云先生,人们便很自然地想起他画的牡丹。李老的牡丹确实画得很有特色。
  夏承焘先生题诗赞道,“魏紫姚黄增色相,风流还让淡妆人”,赞美李老画出了牡丹的淡雅、润丽、风流的独特风格。
  李老画牡丹多用淡墨,花朵水分很丰富,好像刚经过雨水洗过一般,汪汪欲滴,清净透明,鲜嫩艳丽,毫无轻飘甜俗之感。它贞洁庄重,娴静雅致,虽然寥寥几笔,却有体面,有骨架,有厚度,有层次,有质感,它与自然牡丹似又不似,这可能是李老摄取了牡丹的精华,所谓“不像之像有神,不到之到有意”。
  在造型上李老采用的是变形的手法,用的又是简笔,但不是变得认不出来。同时他运用了素描的手法,在墨的浓淡上多点变化,明暗关键处,着意点缀,使之既简括又有质感。在用水上使用水彩的一些方法,追求透明感,浑润感。李老认为:“叶子最难画,一般都用大笔点出,重墨勾筋,猛一看醒目,终不免有些肤浅。所以我用干笔,行笔较慢,力求笔透纸背,稀疏空白处就显得空灵。”
  李老画的叶子很有骨力,有老辣感。叶子丛生在花的周围,簇拥着花朵,对比强烈,特别突出。这样以老辣的叶丛衬托鲜嫩的花朵,就愈显得生意盎然。
  “花以势为第一,得其形势,自然生动活泼。”李老作画花头有时放在中间,有时放在边角,使花与叶扩展到画外,画里有画,画外有景,给读者留有更广阔的空间。
  而今李老已七旬开外,仍然保持着一个花鸟画家对大自然童心般的喜爱,保持着饱满的创作热情。他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巨幅牡丹《国色天香》,为天安门城楼画出了《欣欣向荣》力作。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均有其佳作珍藏。(附图片)
  ↑墨牡丹(中国画)李凌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