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靠信息与知识脱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5
第7版(国际)
专栏:他山之石

 靠信息与知识脱贫
本报驻印度记者 李文云
  在印度的版图上,安得拉邦占据着南方中心地带,是有着8000万人口的大邦,伊斯兰教、佛教与印度教在这里拼镶成灿烂的多元文化“马赛克”。该邦是印度最大的稻米产地,也是烟草、姜黄等经济作物的产地。长期以来,落后的农业经济与迅速膨胀的人口,使安得拉邦在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及人均比率等指标方面,都低于全国水平。
  泰卢固之乡党政府上台后,安得拉邦有了一位眼界开阔、勇于改革的首席部长,使该邦的面貌在近4年来逐步有了很大改观,并且显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安得拉邦所采取的最重要手段是,以发展信息技术产业为驱动力,带动全邦经济的全面发展。
  邦政府为此首先设计、制定了新世纪头20年的发展战略。这份名为《2020远景》的规划蓝图确定,到2020年时,安得拉邦人均经济增长率从目前的4.4%提高到13.4%,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目前的5.7%提高到14%;人口年增长率从目前的1.3%下降到0.5%;每年新增就业岗位从75万个增加到180万—200万个。邦政府给自己定的任务包括:在全邦人民的学习与工作方面给予帮助,使他们过上健康的、富有成果的生活;关心与支持妇女儿童;扶持农民、企业家及各种专业人士,鼓励各行各业的技术改造;各级政府要成为廉洁、可靠、负责任的政府。要实现上述目标,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全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泛的人才发展措施。该邦首席部长坚信,如果拥有世界水平的基础设施,投资自然会被吸引过来。
  其次是重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邦经济发展中的信息技术产业含量,以加快脱贫速度。邦政府在《2020远景》发展规划中明文规定:“安得拉邦将以信息技术为杠杆,取得信息时代的领先地位,把安得拉邦建设成知识社会。”邦政府在制订有关具体政策时明确指出,最重要的目标是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促进全邦经济发展。具体包括:提高邦信息技术产业和软件出口的增长、创造就业潜能、吸引邦外投资及在各个领域提供优质服务等。
  在安得拉邦广大的农村地区,已有28%的村庄设立了信息技术办公室,专职的信息技术官员可随时倾听村民们的合理化建议,一般在四五天内就能收到政府的反馈。城市电子治理系统也在逐步实施。1999年12月,邦首府海得拉巴市首先启动了“双城”网上市政管理系统,使该城市的管理效率明显提高。市民们可通过网络申请汽车驾照,交规考试也可在网上完成,连市民缴纳水电费也开始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往常缴费排长队的现象正在消失。
  单靠信息技术产业一支独秀,是难以彻底改变一个落后大邦的面貌的,只有把信息技术当作杠杆,来带动全邦农业、传统制造业及旅游服务等各行业的发展,脱贫致富的步伐才能更快。因此,抓教育培训,保障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资源成为安得拉邦政府的另一个重点。邦政府特别制订了发展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计划,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基础设施,为本邦长期发展储存人才,夯实基础。安得拉邦政府一方面积极参与筹建印度信息技术学院海得拉巴分院,并引来国内外多家信息技术公司,如IBM、甲骨文、微软及本国的著名大公司萨特姆等直接参与学院的创立,这些公司与邦政府签订协议,在海得拉巴分院内建立不同的系、实验室或培训中心,集中致力于信息技术高级人才的教育与培训。另一方面,安得拉邦还计划利用现有大学的实力,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全邦建立起设备完善的电子教室,进行高质量的远程教育和职业教育,以期连续不断地造就更多的优秀专业人才。(本报新德里电)(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