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罗马尼亚经济喜忧参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6
第7版(国际)
专栏:综述

  罗马尼亚经济喜忧参半
本报驻罗马尼亚记者 张志鹏
  罗马尼亚经济在连续3年下滑之后,开始出现止跌复苏的迹象。进入2000年以来,罗经济有所回升,主要表现为上半年的几项经济指数得到了初步改善,工业产值增加6.5%,出口增长27.4%,居民工资收入增长22%。如能控制住通货膨胀进一步发展,到今年年底有可能实现1.5%的经济增长。
  罗马尼亚的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的增加。今年头6个月,罗出口总额为49.1亿美元,同比增长27.4%。出口商品中,服装占16.9%,鞋类占7.5%,钢材和铸铁占9.4%,燃料和矿物油占6.6%,机器和电器占6.3%,原木和家具占5.6%。出口产品的64%销往欧盟各国。同1999年相比,罗对中东欧国家的出口增加62%,对欧佩克成员国出口增加38.5%,对美国增加23%,对欧盟国家增加21.2%。今年上半年罗进口总额为58.4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其中,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增加50%,从日本进口增加31.3%,从欧盟各国进口增加13.2%。罗上半年贸易逆差为9.343亿美元。外汇储备有所增加,达20亿美元。黄金储备1990年为67吨,现已达102吨。罗马尼亚的失业人数有所减少,失业人口为106.7万,与去年6月相比减少5.5万,现在的失业率为10.8%。
罗马尼亚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大幅度降低企业所得税:从原来的38%降至25%,对出口所得利润只征收5%所得税;降低增值税,从22%降至19%。今年以来,国家的外部金融环境有所改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批准了对罗的第二批贷款,使国家的财政状况得到一定好转,银行资金较为充裕,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已降到45%。
  但与此同时,支撑罗经济增长的另两个主要因素———投资和消费情况不佳,未能起到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从1990年至2000年6月底,外商对罗的直接投资为47.2亿美元。1999年1月—7月,外商投资为1.2亿美元,而今年1月—7月只有55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54%。物价方面,同6月份相比,7月份物价综合指数上涨了4.3%。罗国家银行权威人士日前透露说:“到今年年底,我们力求把通胀控制在37%—38%的水平以内。”这就意味着,原来政府把通胀控制在27%之内的目标已经失败。
  造成严重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一是欧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给罗向欧盟出口造成很大损失,这反过来又导致罗本国货币的严重贬值,造成能源的价格上涨,如煤气价格上涨22%,电费上涨14.5%,电话费上涨11.6%、城市交通费上涨5%;二是百年不遇的旱灾使农作物严重减产,造成各类食品价格上涨。今年罗马尼亚遭受到百年不遇的旱灾,全年农业生产将下降20%。
  经济权威人士认为,罗马尼亚的通货膨胀具有严重的结构方面的原因,只有通过改革才能消除这些原因,货币政策只能暂时起作用。罗马尼亚预测研究所的专家认为,如果通货膨胀失控,超过35%,就不可能实现稳健的经济增长。但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不良债务不断增加,三角债困扰严重,各个工会不断要求增加工资,而政府各个部门人满为患,不断要求追加财政预算,通货膨胀率很可能超过40%。所有这一切,使罗马尼亚难以保持今年头几个月刚刚出现的经济回升势头,甚至可能使政府1999年年底制订的降低通胀和实现经济增长的整个经济纲领归于失败。
  (本报布加勒斯特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