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用事业凝聚人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6
第9版(理论)
专栏:工作研究

  用事业凝聚人才
  王寿亭
  人才是决定我们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凡人才都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任何地方只要有了可以施展抱负的舞台,人才就会来。光讲物质条件,不用事业来凝聚人才,是不牢靠的。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宏伟事业,为一切有志之士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对各类人才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西部地区要想把握西部大开发这个发展自己的历史机遇,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善于用事业来吸引和凝聚人才,为天下英才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天地,激励他们来为建设“山川秀美、物阜民丰”的新西部而奋斗。
  用事业凝聚人才,就是让优秀人才在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最具带动作用的产业和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西部地区应当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紧扣本地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人才结构调整,实现人才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布局,让优秀人才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从目前西部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应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为优秀人才提供舞台:一是结合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航天航空、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好科研、产品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人才配备工作,起用一批有能力、有活力、有责任感的优秀人才;二是围绕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把那些深谙微观经济运行规律,熟悉现代企业制度,善于驾驭市场的人才配备到国有企业的重要岗位上去;三是针对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适应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在外经、外贸、外资等领域大胆使用一批真正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和国际经济法,具有外经贸工作经验和较高的谈判能力、管理能力,熟悉国外市场情况的人才;四是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农村乡土人才、乡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基层干部等“四支队伍”的建设,把乡土人才资源开发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基础;五是根据本省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发和引进相关的教育人才,加强师资力量,加快高等院校和专业技术学校的发展,为培养后续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用事业凝聚人才,关键是腾出位置,大胆地把最能发挥才能的岗位提供给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人才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切实使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新方法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去,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才能使新兴产业的发展处于一个更高的起点上,用最快的速度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人才开发和引进的过程中,要克服盲目追求“高精尖”人才的思想,大力使用“适用型”人才。过分地、盲目地追求“高精尖”人才,有可能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只有采取“适用型”人才与“高精尖”人才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降低人才的使用成本,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
  用事业凝聚人才,必须进一步改善用人环境,用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首先,应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惜才、重才、用才的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本地区、本单位的人才开发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把对人才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应通过对投身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取得成功的各类人才的宣传,形成示范效应,促进人才的开发和引进。其次,应在各行各业真正营造起真干、实干、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氛围,大力提倡“干一番事业”的精神,把精力集中到实际工作中去,避免各种无谓的摩擦。再次,应为人才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于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各类人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应发挥职能优势,特事特办。对于愿为西部大开发尽力的人才,可以通过合同聘用、对口帮扶、技术指导等多种灵活的方式,吸引他们参与西部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推行“身份保留、户口不迁、来去自由”的方式,实行“候鸟式服务”,与其他地区共享人才资源。
  用事业凝聚人才,还要切实做到以感情留人,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中国的知识分子自古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取向。吸引人才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在用人时不仅要晓以道义,而且应动以真情,用建立在共同事业基础上的深厚感情来凝聚人才。感情留人,首先是信任,要放手支持他们创业,不能人为地制造障碍,事事掣肘。其次,越是条件艰苦、工作繁重、环境困难的地方,越要关心他们,想他们之所虑,急他们之所难,帮他们之所急,用感情的力量,把他们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中国人讲“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西部地区物质条件差,各级领导干部如果在住房、工资待遇、家属安置、子女上学、医疗保健等各种实际问题上主动地为优秀人才提供方便,解决困难,就能对人才产生更大的感召力,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