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七彩云南花儿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6
第10版(各地传真)
专栏:地方热线

  七彩云南花儿艳
  本报记者 汪波
  “天气如常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雨过天晴,昆明市尚义街花卉市场更加百媚千红。花枝摇曳、花团锦簇、花香四溢,卖花人、买花人,人人脸上绽开笑容。一位从东北来的王女士一口气买了10个品种、两箱干鲜花,怀中还抱着一大捆康乃馨:“真想再多买些回去送人。”这是9月19日,离首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节开幕还有9天,昆明已成了花卉的海洋。
  早两天,记者随一群进城卖花的农民,来到位于滇池东岸的呈贡县斗南村。这个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如今可是名气很响。十几年前,被称为“花农先锋”的鲁翠华身背云南特有的鲜花,从斗南村来到昆明,沿街叫卖。当时他心里算的是这样一笔账:一斤小白菜只卖几分钱,而出售一枝花就可挣几毛钱。就是这样的一笔小账,算出了今日斗南村乃至呈贡县发展花卉产业的大利。目前,斗南村95%的农户种植和经营花卉,1999年全村生产销售鲜切花5亿枝,占昆明市鲜切花销量的70%,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4315元,人均储蓄存款1万元,成为全国闻名的“花乡”。
  斗南是呈贡花卉业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呈贡县的鲜切花在香港市场的占有份额已达40%。县长曹超向记者介绍,全县现在年销售各种花卉种苗5000多万株,鲜切花8亿枝,年交易额7亿元,95%销往外省和外国。
  也不仅是一个呈贡,在云南各地走访,人们说得最多的便是花卉业。去年,全省花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产值4.7亿元,出口创汇528万美元。全年鲜切花产量已达11亿枝,占全国鲜切花总产量的40%以上。天时、地利、人和,这是云南花卉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得天独厚的气候,植物王国的优势,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强劲推动,使云南花卉滚雪球似的迅速走向产业化。一位花卉批发商这样说:“任何时候进入花卉行业都来得及。1995年花卉业利润有75%,现在也还有30%的利润,市场上没有卖不掉的鲜花。”
  不过,云南人并没有在优势中忘乎所以。当地不少有识之士指出,云南鲜花目前还是以量取胜,产品形象也还是中低档次,虽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但仅停留在地摊货水平上,被排斥在高档消费市场门外,产品价格难以提升,无法实现高产出、高利润。
  “质量、产量、品种”构成现代国际花卉业竞争的三要素。当云南花卉跃居全国老大时,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即走跨越式、外向型、专业化,高科技、多渠道、股份制的路子,实现全省花卉产业的新跨越。今年3月30日,由云南省政府投资1.6亿元,占地313公顷的亚洲最大花卉生产基地——云南花卉示范园区开始在昆明市近郊嵩明县开工建设。它是云南花卉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再争高低的新起点。
  眼下,云南省已形成了以昆明为主的温带鲜切花生产区,以西双版纳为主的热带兰花生产区和以迪庆、丽江为主的冷凉球根花卉生产区。七彩云南正以她无穷的魅力和无尽的芬芳,向世人展示花之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