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贪官曾是“好干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6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议论风生

  贪官曾是“好干部”?
  季音
  近期在媒体上曝光的多起官员贪污受贿案,有个共同点,即作案者过去在本单位或本地区曾被视为“好干部”,直到东窗事发,罪行败露,人们才大吃一惊:“想不到他也是个贪官。”
  这里,仅举两例。
  一个是四川省交通厅厅长刘中山,在本地以“清廉”著称,他逢会必讲反腐倡廉,而且身体力行。有几次他让门卫把前来行贿者轰出大门,一时传为佳话。最近经检察机关查明,他与副厅长郑道访等三人合谋,仅一项工程就贪污1000万元。此案已由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另一个是江苏省盐城市原人大常委会主任祁崇岳,原是人们一致公认保持勤俭节约美德的好领导,他一日三餐常常是稀饭馒头,烟酒不沾;平日穿的总是一套灰色布衣裤;家里看起来也很简朴。可是,不久前盐城市人民检察院初步查明,他受贿近100万元,另有227万元财产来源不明,是个不折不扣的贪污受贿嫌疑犯。
  这些贪官最终被揭露,当然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胜利。从他们身上,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这场斗争的复杂性与尖锐性。
  本来,贪官是各式各样的。有的飞扬跋扈,胆大包天,依仗权势,大捞不义之财,这类人的行径,较易为人们识破。有的则行动诡秘,肮脏交易皆为暗箱操作,“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受贿者既不留下片纸只字,也绝无第三者可查证。据媒体报道:近年来各地判决的贪污受贿案中,犯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人数,比往年大为增多,一些贪官家藏数百万乃至数千万元巨款,属于非法所得是明白无误的,但你就是拿不到他作案的具体证据。这说明,大小贪官们在与法律的对抗中,也变得越来越隐蔽,越来越狡诈。
  所谓的“好干部”为什么竟成了贪官呢?这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们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干部”,而是一个伪装者,这些人施展两面手法,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大放烟幕弹,然后在假象的掩护下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干部本来并不坏,在工作岗位上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他们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经不起外界物欲的引诱,听任腐朽思想占了上风,最后堕落成为人民的罪人。从一些案例看,后一种人不是少数。自然,不论是哪一种人,犯了罪,等待他的只能是法律的无情惩处。
  反腐败是一场荡涤社会污泥浊水的斗争。当前,斗争形势依然相当严峻。它需要继续高举法律的利剑,坚决惩处一切敢于以身试法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