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一对好主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6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一对好主官
  王鸿滨
  不争利 不争权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滋生不团结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利和权。那么,武警交通二总队六支队支队长秦永福和政委都业洲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心地纯洁,兴队为本,用人不划圈圈,花钱不掺私念。六支队无论是选拔干部,还是选改士官,都要进行严格的考察,支队党委集体研究决定,报请上级审定,不存在“谁的人”或“什么背景”的问题。财务上由支队长“一支笔”审定把关,又让政委清底知源。去年,上级给六支队分了两个士官转干的名额。秦支队长有位小老乡为了转干,晚上给秦支队长送来了一个“红包”。秦支队长当即退回了“红包”,并严厉地批评了这个小老乡,教育他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六支队上报的两名转干的士官,支队上下都服气。
  ——规章如铁,有助团结。不管在用人方面,还是在分配方面,都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依照制度的程序办事,主管领导既不介入,随便插手,也不推诿敷衍,搪塞缩头,该决定的,痛痛快快拿出来研究,该商量的及时交流决不拖拉,公正、清廉、规范、民主。
  同心谋 同心干
  武警交通六支队是一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工程部队,搬到合肥6年,先后两次搬家,都是租住的民房,办公和上班很不方便。盖办公楼资金不足,又没有地皮。秦支队长和都政委上任后一商量,决心苦干3年,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后再盖办公楼。于是,他们两人每年都下基层在120天以上,指导部队抓管理、抓质量、抓进度,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提高。3年下来,支队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秦支队长和都政委又分头跑20多个有关部门,送报告、批地皮,整整两个月,盖了30多个章,终于办妥了全部手续。
  都业洲说,当书记就是要为支队长补台子,不断为施工生产添加“兴奋剂”。他在施工生产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结合点上做文章、下功夫,开展以“聚心、铸魂、兴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以推动部队建设。
  合搭台 合唱戏
  秦永福和都业洲,尽管各任其职,但一个金子般的“合”字,使他们弹出了和谐的音乐。
  支队长负责支队的施工生产和承揽任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他千方百计地寻找部队生存发展的空间,探索出“脑袋围着市场转、眼睛盯着市场看、双手围着市场干”的经验。去年,由于部队改交通部领导为武警总队领导,支队的施工任务出现了缺口。秦支队长带领有关人员上新疆、奔甘肃、跑安徽,两个多月的时间,为支队承揽任务2亿多元,解决了部队的后续任务问题。
  党委书记都业洲则在种好自己“责任田”的同时,亮出自己多年从事经营管理的拿手好戏,通过富有独创性和针对性的每一个主题管理活动,如“质量月”、“岗位练兵月”、“安全生产月”等,形成了严细的管理特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