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科技托起“高原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1-28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科技托起“高原皇”
  本报记者 高新庆
  俗话说:“墙里开花,墙外香”。但对武汉北斗集团天源沙棘饮品公司推出的“高原皇”沙棘汁却是个例外,它一经问世,便火爆武汉三镇,真可谓“墙里开花,墙里香”。
  “高原皇”何以火爆武汉湖北?记者最近走访了天源沙棘饮品公司。
  天源沙棘饮品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任志田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高原皇”融入了科技,融入了文化,高品质、高品位、低价位,是其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品牌创新的前提是科技创新。换句话说,只有科技创新,才有品牌创新。”任志田自信地说,“高原皇”沙棘汁研制成功,正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沙棘是地球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比号称“活化石”的桫椤(1.8亿年)还古老。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锻造了一副“钢筋铁骨”,具有耐干旱、耐瘠薄、耐酷暑、耐严寒的品质和特点,是联合国治理沙漠和营造防护林带的首选植物,也被我国作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首选树种。
  据科学测定,沙棘果中含有190多种活性成分;沙棘含有的维生素C、E、A、P等,居果蔬之冠。沙棘含有20种氨基酸,丰富的脂肪酸(不饱和),有7种黄酮类物质和近20种微量元素。一次国际沙棘会上,中外专家认为:“沙棘将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营养及医药植物。”沙棘被称为“广谱综合治疗剂”,能有效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病、抗疲劳能力和延缓衰老;有抗肿瘤等疾病的功效。
  我国是沙棘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又是国际沙棘研究培训中心,天源公司明确提出:“科技创品牌,10年不落后!”
  “高原皇”的科技含量表现在三方面:科学配方,工艺路线、工艺流程,科学的调整系数。沙棘果又酸又涩,入口难。而“高原皇”沙棘汁甜中带酸,酸中有甜,甜酸适度,饮后留香,所以老少皆宜。它的配方问题,既有个别专家、教授的长期研究,又有众多专家、技术人员的合力攻关,是科学技术协作的成果。
  科学创新,必须以思维创新为前提。公司提倡超前思维、创造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而《沙棘(果实)综合开发与工业化生产应用》的课题研究,包括沙棘汁饮品、沙棘冲剂、沙棘油和沙棘总黄酮的分离、提取,以及工艺路线、工艺流程、方法等,无不是创新思维前提下,潜心研究的结果。据专家鉴定和工业化生产证明,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具有前瞻性;生产工艺和新技术路线,科学合理;数据可靠,质量稳定,具有环保意识,达到深层次高品位综合利用沙棘果和系列产品开发,不断增加附加值的目的。
  沙棘果产地不一样,即使一棵树的果实向阳、向阴不一样,甜度、酸度和浓度也不一样。但沙棘汁口感却不能变,质量要稳定,这是一个难题。任志田说:“我们研究出一个科学的调整系数,可根据系数来正确、合理地调整配方,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也是科学显神力!”
  “‘高原皇’与文化联姻,既是营造品牌的内在需要,也是市场竞争使然。”任志田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品牌经营只有升华到文化高度,融入文化,加大文化含量,企业才有凝聚力,品牌才有竞争力,也才有持久的魅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否则就会昙花一现。
  “沙棘在恶劣的气候、土壤环境下,顽强生长,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索取很少,而为大自然、为人类奉献极多的公而忘私精神;孤木成林的团队意识和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改造生态、改造环境、改造世界的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精神;以及迎接挑战的开放意识等等,无不包含着高原文化、黄河文化的精髓。”任志田谈起天源沙棘饮品公司的品牌文化颇为自豪。据了解,“高原皇”去年进入市场,年销售收入已达3300多万元,实现税利781万元,创造了新产品销售的奇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