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充满生机的首都消费品市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8
第1版(要闻)
专栏:

  充满生机的首都消费品市场
  本报记者 赵兴林
  金秋送爽,国庆将至,国内消费市场又进入销售旺季。据有关部门分析认为,下半年国内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这信息,对上半年消费品市场取得持续活跃发展的北京市商业职工来说,完成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计划1430亿元的奋斗目标信心倍增。
  当前商品市场的供求关系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步活跃正在悄悄发生变化。有资料显示:今年1—6月,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9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2%,高于全国增幅2.1个百分点。市场消费出现了新特点,即:商品需求由温饱型向较高品位发展;营销方式由柜台展销、促销向文化教育和旅游、休闲消费发展;消费投向由购物型向服务消费型发展。但是,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结构调整仍然具有挑战性。
  改革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继续保持增长的源泉。北京市通过深化商业改革,国有大型企业实行多元化的产权改革,小型商业全面放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全市国有商业企业占48%,其它成分占52%。同时,北京市重塑商业整体形象。继王府井商业街二期改造完成后,西单商业街整体改造及隆福寺商业区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各区县都加快各具特色商业街的培育。他们还通过联合、兼并、重组、资本运营等方式,发展一批超市、仓储式商场和便利店、方便店,既有规模效应,又突出特色经营。新增加的特色企业在扩大市场销售中保持20%的增长速度,其中2000家大中型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1.4倍,实现税金增长23.7%。
  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常住外国人多,每年要接待250万境外旅游者和近亿人次国内游客。近年来,北京把发展假日旅游、夜间消费、多功能商业,作为搞好服务的切入点,积极促进商业经营与文化娱乐、旅游休闲相结合,节假日和周末休闲消费相结合,带动了应季商品全面旺销、餐饮经营火爆。今年2月的社会商品零售成为上半年的最高月,淡季6月的市场销售又创造增幅最高月。火爆的假日经济,使北京出现多年不见的农村市场与城镇市场保持了同步增长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