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8
第11版(学术动态)
专栏:热点研究

  海外学者论中国经济特区
  □俞可平
  海外学者从中国经济特区创办伊始,就对特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经过20年的积累,其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已成为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领域。概而言之,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中国经济特区的特点。海外学者看到,与世界上业已存在的各种经济特区相比,中国的特区有其明显的特点。首先,世界上其他经济特区几乎都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设立的,而中国的经济特区则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政府允许在经济特区采取一些灵活和特殊的经济政策,但不允许有政治上的特殊之处。采取特殊的经济政策,其目的不是为了引入资本主义,而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有学者把中国经济特区的这一本质特点概括为: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其次,与其他国家(地区)的特区相比,中国的经济特区具有更大的综合性。中国的经济特区不是单纯的出口加工区、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但上述这几类特区的功能在中国的经济特区中又不同程度地同时存在。再次,中国的经济特区有着特殊的地缘政治学意义。例如,深圳靠近香港,珠海与澳门毗邻,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这些经济特区的设立除了经济原因,也不无政治方面的考虑。
  中国为什么要设立经济特区。一般地说,设立经济特区主要是为了吸引国外的资本,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等。海外学者认为,中国之所以创办经济特区,除了上述一般原因,还应加上以下几点:第一,通过特区向内地传播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第二,进行市场经济的试验。第三,开发区域经济,通过经济特区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第四,吸引海外华人华侨资本。第五,促进祖国统一。实现香港、澳门的早日回归和海峡两岸的早日统一,是中国政府始终不渝的目标,在深圳、珠海和厦门等地设立经济特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从服务于祖国统一这一大目标出发的。
  特区对于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首先,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试验场。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是前无古人的创新,先在经济特区进行试验,取得经验后再向全国推广,这对减少体制转换风险,稳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其次,经济特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窗口。特区不仅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吸引国外资本、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获取信息等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而且在完善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革分配体制等方面也同样是表率。因此,经济特区不仅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国内改革的窗口。再次,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急先锋。如果说,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那么中国的对外开放则是从经济特区开始的。特区经济的成功,大大推动了中国的对外开放。最后,经济特区直接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增长。特区经济是全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快速增长作出了直接贡献。
  特区的未来发展。许多海外学者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一,特区在政策优势减弱后将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制度创新来保持发展优势。第二,特区的产业结构将作重大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转移到内地,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得到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今后特区经济发展的支柱。第三,在继续引进外资的同时,将加大“内联”的力度,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特区的内地独资企业或内地控股的合资企业将增加,同时特区将更多地为内地代办进出口业务;二是在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向内地扩展,区域合作的重点将由内地向特区投资转为特区向内地投资。第四,特区的战略重心将由出口加工区转为建设综合性现代化城市,港澳台与经济特区的“前店后厂”关系将发生改变,深圳等特区的“厂”的角色即作为香港等地的生产基地的角色,将日益让位于综合服务基地的角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