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全国人大环资委对辽宁进行执法检查 辽河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全国人大环资委对辽宁进行执法检查
  辽河水污染治理初见成效
  本报大连9月28日讯 记者丁伟报道: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组,日前对辽宁省进行了为期7天的检查,结果表明,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已初见成效,但重点、难点问题仍然突出,攻坚任务十分繁重。
  据介绍,辽河流域是我国水污染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水体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相互交织。近年来,特别是1999年国务院批复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以后,辽宁省围绕国家确定的治理目标和任务,积极行动,辽河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据统计,截止到8月末,辽河流域6145家企业中已有4096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79%。其中日排废水100吨以上的532家重点企业,有439家实现达标排放,达标率为83%。流域8个地级市新建城市污水处理厂11座。
  检查组同时指出,虽然辽河水质有所改善,但大部分河段仍为超V类,营口造纸厂等污染比重负荷大的企业面貌依旧,已成为治理的重点、难点,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也存在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影响了治理效果。检查组强调,要从辽河流域和渤海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大执法力度,对那些污染大户、达标无望的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依法进行处理。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多渠道筹措治污资金,探索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保证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运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