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目标:千亿美元大关——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09-29
第7版(国际周刊)
专栏:记者专访

  目标:千亿美元大关
——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长中田庆雄
本报驻日本记者 于青
  这是中田先生最近的一份日程表:5月参加大连商贸洽谈会;6月参加哈尔滨商贸洽谈会,在日接待新疆、四川招商团;7月参加青岛商贸洽谈会,在日接待并会见吴仪国务委员、石广生部长;8月前往北京、浙江、上海、沈阳访问。接受记者采访后,将随同一个大型投资代表团前往陕西、新疆等地。这将是他第278次访问中国。
  记者:中田先生从60年代就开始从事促进中日贸易的工作,足迹遍布中国各地。请您简要回顾一下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中田:1999年,日中两国贸易额达到662亿美元,是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1972年的60倍。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累计19000多件,投资额达到370亿美元。加上日本政府对华开发援助,中国已成为日本的最大资金投入国。日中两国应该更加重视相互间的合作关系。
  记者:21世纪即将来临,理事长对中日经贸合作前景有什么看法和设想?
  中田:我认为,日中经贸合作应该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推进。一、力争实现2000年两国贸易达到700亿美元,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为了进一步扩大进出口贸易,想方设法保持两国贸易10%的年增长率。继续促进两国贸易的新增长点,例如花卉、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以及技术进出口。为了开发高附加值商品、加强重点商品的研究交流、提高当地生产比例,要促进企业间交流与合作方式多样化,要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积极协助具体的进出口项目。二、促进投资,特别是促进投资向西部倾斜。中国的西部大开发,这是亚洲的大事业。本协会将继续要求日本政府和民间企业关注西部大开发,在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等方面增加资金投入与合作。日本对60年代、70年代的环境问题有过亲身体验,对于解决环境问题积累了经验和技术。为改善和保护中国的环境和生态体系,日中两国政府和企业有必要加大合作力度。三、为协助国有企业改革,促进技术和人才交流,近年来,日本企业正在进行重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日中两国企业都在进行结构调整,在增进两国企业界交流与合作的同时,继续进行面向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人才培训和交流,日中双方将合作建立新商品开发推进中心,希望日本政府也增加这方面的资金合作。知识产权的保护将越来越重要,日中双方应该加强知识产权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四、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扩大交流层面。随着日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外国企业和游客将不断增加,促进中国等亚洲国家来日投资、旅游和参加各项活动,将有利于搞活日本经济、振兴日本地方经济。为此,要扩大日中两国地方政府、各种经济组织和企业、港口机场、旅游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亚洲经济发展方面,日中两国应该加强金融、贸易等领域的对话和协调。五、继续呼吁日本政府开展对华经济合作。改革开放22年以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发展,但是全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800美元,仍然是发展中国家。8亿农村人口的生产、生活、教育等处于低水平,并且还有5000万贫困人口。对华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日本经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也是直接或间接有利于日本国民的事业。从增进两国国民友好方面而言也是重要的。
  记者:朱镕基总理即将来日本访问,理事长对此有何期待?
  中田:朱镕基总理来访的时机很好,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一年。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经济萧条,日中经贸合作处于良好发展势头,两国贸易实现了创纪录的增加,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正在以通信、汽车等领域为先导实现质量性的恢复和提高。世纪交替之际,日中两国都应立足于以10年、20年为基数的长远观点,以更广阔的视野定位日中友好合作关系。期待通过朱镕基总理的访日,两国政府在交通、通信、环境、农业等重点领域,就经济、资金和技术合作的大项目进行充分协商,成为面向21世纪日中经贸合作的重要新起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