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告别的气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01
第8版(奥运专版)
专栏:

  告别的气氛
  本报记者 薛原
  奥林匹克公园的超市门前,排起了购买纪念品的长龙;田径赛场的志愿者们,收拾完场地合影留念;夜空中,聚光灯渐渐隐去耀人的光芒,那艘天天在头顶飘来飘去的飞艇呆立不动。空旷的场地里,有纸片飞扬。告别的气氛,在不知不觉间弥漫。
  我抓紧时间赠送中国奥委会的纪念章,逮谁送谁。“CHINA!”总有人惊喜地竖起大拇指致谢。赛场上挥成一片的五星红旗,时常将悉尼变成中国队的主场。外电评论道,伏明霞从这里展开的笑容,倾倒世界。这笑容,是告别时最好的祝愿。
  80岁的萨马兰奇,导演了告别千年的最后一幕大戏。而他,也将在随后告别。20年光阴,6次盛会,聚焦世界的目光,牵动世人的情感。萨翁平静的目光里,有多少峰峦起伏。
  奥林匹克公园的大道上,熙熙攘攘的人流都将火炬作为最好的背景留影。而举起手臂做高擎火炬状,几乎是大家不约而同的举动。躬逢其盛,每一个悉尼人,每一个澳大利亚人,都有理由为这千年盛会自豪。因为,大家庭的家长萨马兰奇,已经为悉尼下了评语,“这是最令人满意的一届奥运会。”
  悉尼的报纸,已经在提醒人们,要防止奥运之后出现的感情低潮。盛宴总要散去,生活还在继续,而奥运会,则在四年之后换个地点重新出现。(本报悉尼9月3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