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要爱惜祖国的矿产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03-28
第2版()
专栏:

要爱惜祖国的矿产资源
孔桑
有许多煤矿,至今仍存在着一种由来已久的浪费习惯。他们不打扫和回收铺满采煤工作面上的浮煤,任其丢弃。理由是:“吃饭也得掉些饭粒?,矿井下边四面八方都是煤,还在乎这撒在地下的一点点!”
这“一点点”并非是一个不足道的数字。据不完全的统计,本溪煤矿去年一年,在空巷子和顶底板里丢掉的煤,即达二万一千多吨。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矿去年因为同样的原因,丢煤达九万八千多吨。这些煤可以装三千二百六十多辆火车,等于一个小煤矿一年的产量。在开滦煤矿的几个矿井里,这种丢煤的现象也很严重,有的原煤层工作面上,浮煤竟堆得一、二尺高,路也不好走,最后都和岩石一起埋进了老塘里。
这些浮煤被丢在巷子里,不但造成物质损失,而且还是许多祸害的根源。有的巷子里浮煤堆得太厚,支柱的时候只好把柱子打在浮煤上,根底不结实,结果上边的岩石压下来,就酿成冒顶事故。有的浮煤天长日久,就自然发火燃烧,在井下引起火灾。去年抚顺老虎台矿井下七次自然发火,有六次就是因为留在巷子里的残煤自燃而引起的。
有些煤矿工作人员说:“要节约先得从大处着眼,星星点点地打扫点浮煤,既麻烦费事,又解决不了问题。”这种论调,也是不经一驳的。事实是打扫回收浮煤,既不麻烦费事,却能解决大问题,例如开滦煤矿赵各庄矿七一九一工作面的职工二月初开会检查为什么生产任务完成得不好时,发现原来这个工作面上浮煤丢得太多,五十公尺长的工作面上,经常要丢掉二尺厚的浮煤,以致影响了产量任务的完成。二月十五日起,三个班的工人展开了打扫浮煤的竞赛,工人们把老塘边上、溜子底下的煤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结果产量就直线上升,十三天中就增产了原煤一千四百吨。工人们说:“打扫浮煤不用花什么本钱,只要大家手勤,每人多铲两锹,几十吨、几百吨煤就出来了,国家增加了财富,我们增加了收入。”可见打扫浮煤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过去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我国矿山资源实行掠夺性的开采,他们在矿井底下到处乱挖、乱采、乱丢,弄得许多煤矿资源受到破坏,并且留下了严重的火灾。但是,今天人民已经是国营矿山的主人,绵延在祖国地下的煤田,是我们全体人民和后代子孙的共同财富,我们没有权利随意地加以浪费。从旧时代带来的那种不爱惜地下资源的旧“习惯”,是应当彻底地加以肃清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