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难忘重阳——老区老人重阳北京观光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2
第12版(社会经纬)
专栏:

  难忘重阳
  ——老区老人重阳北京观光行
  胡继红
  10月6日,九九重阳,老人的节日。
  黎明的天安门广场,近百名来自革命老区的老人们容光焕发,在全国助老工程工作人员和一群青年志愿者的簇拥下,等待着共和国壮丽的日出——升旗仪式的到来。
  这是全国助老工程推出的“老区老人重阳北京观光活动”的一个内容。为了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的关怀,表达全社会对老年人的爱戴和尊敬,以实际行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指示精神,今年重阳节期间,全国助老工程邀请了河北省西柏坡地区、山东省沂蒙山地区、山西省吕梁地区、陕西省延安地区和江西省井冈山地区的曾经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的老军人、老党员、老模范、老烈属以及曾经得到过助老工程助养的受助老人代表近百人来京。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老人们观看了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参观了劳动人民文化宫、抗日战争纪念馆,游览了“昆玉河”,领略了北京的水上风光。他们说:“能度过这样一个重阳节,一辈子没啥遗憾的了。”
  这是一群平凡而伟大的老人,每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每人都有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在人群中,72岁的老英雄莫崇碧格外引人注目,直直的腰板、锐利的目光、矫健的步伐,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正是他在抗美援朝金城反击战中,奋不顾身趴在铁丝网上,让战友们从身上踏过去,为战斗争取了时间,减少了战友的伤亡,被誉为“人桥英雄”。彭德怀元帅接见过他,金日成将军亲自给他佩戴上勋章。
  83岁的江西老人肖成佳,在五次“反围剿”中英勇奋战,爬雪山、过草地,带伤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胸前的3枚军功章记录着他辉煌的战斗经历。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些战斗英雄在转业之后,毅然回到了那片生于斯养于斯的贫瘠的土地上,重新操起锄头镰刀,开始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也许,这正是他们的伟大之处———淳朴、善良、任劳任怨。当他们听说要上北京的时候,带上了延安的红枣、小米、井冈山的茶叶、延河的水,他们说:“我们要把老区人民的感激之情,敬献给北京的热心人。”
  一路笑语,一路欢歌。这是一次普通而又特殊的旅游。有的老人从未来过北京,有的即使来过,也只是在战争年代挎着枪支匆匆路过。当登上天安门城楼时,老人们兴高采烈、兴奋不已:“这可是毛主席当年站过的地方啊!”
  在10月6日下午的联谊会上,来自山西的72岁的郭富生老人为李水清将军送上了用延河水浸泡的井冈茶,叫了一声“老首长”便眼含热泪,再也说不出话来。原来,李水清将军曾在朝鲜战场上任67军军长,郭富生是当年67军的一名战士。郭富生老人说:“那时他是军长,我知道他的名字,很想见一见,但没有机会。没想到将近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还能见到他。”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次活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纷纷以各种形式向老区老人表示爱心。浙江台州风范工贸有限公司向老人捐助了100套防寒内衣;齐梅公司为老人量身订做了100套服装;繁荣秀通助老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了优质服务;参美集团、麦格眼科诊所等派出医务人员和专家为老人义诊;平安保险公司为老人做了平安保险;北方工业大学派出了青年志愿者……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助老工程是由中国老龄协会、中国老年基金会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1996年9月启动以来,聚万千爱心、托一片晚晴,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扶老、尊老、助老,成绩显著。4年来,助老工程先后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0名特困老人提供了生活助养,开通了助养热线(010)83161919……在助老工程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敬老、爱老、助老的行列中。
  上图:全国助老工程副主任高伟(左二)迎接来京的老人。郝洪才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