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加强中非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3
第3版(要闻)
专栏:社论

  加强中非合作 共创美好未来
  10月10日至12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2000年部长级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国家副主席胡锦涛,以及多哥总统埃亚德马、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赞比亚总统奇卢巴、坦桑尼亚总统姆卡帕、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分别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40多个非洲国家的80余名部长、近20个国际机构和非洲地区组织的代表,以及非洲企业界人士应邀与会。他们与中国同行们一道,本着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的宗旨,就新形势下如何共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和加强中非在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两大议题,深入地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会议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和《中非经济和社会发展合作纲领》,为中国与非洲国家在21世纪发展长期稳定、平等互利的新型伙伴关系确定了方向,我们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近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但威胁和平、阻碍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现行国际秩序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现象,使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受到损害,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包括中国和非洲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非双方希望通过论坛这一形式,就面临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协调立场,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更清晰地听到发展中国家的声音。
  中国与非洲有过相似的历史遭遇,现在又面临着共同的发展任务。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长期以来,中非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长期斗争中,一贯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在发展经济、建设国家的事业中,进行了真诚友好、平等互利的合作。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和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们,共同奠定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坚实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第三代领导人尤其重视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我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非洲。非洲国家领导人也频繁访问中国。中非新一代领导人密切交往,进一步增进了中非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
  加强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是新形势下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有适合非洲国家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非洲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双方都有着扩大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可以借鉴和互补的地方很多,因此中非经贸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前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将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在减免债务问题上的合理要求,并愿为此作出自己的贡献;将本着“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切实措施,大力加强中非经贸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宽合作领域和渠道,尤其鼓励中非企业间的直接联系和交往,使企业在双方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陆。占全球人口1/3的中国和非洲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不仅会造福中国和非洲人民,而且对人类的繁荣与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国家间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是新形势下中非双方在南南合作的范畴内,面向未来、共谋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次会议在中非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上都是首次。它的成功召开,不仅将促进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对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加强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关系是建立在中非共同和长远利益基础上的,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在新形势下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借中非合作论坛的东风,在继续巩固和发展中非传统友谊的同时,大力拓展中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平等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