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领教“泰式购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0-10-13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世界见闻

  领教“泰式购物”
  赵刚
  眼下,旅游市场越来越火,中国人不但走出了家门,还走出了国门。中国人出国旅游,很少有不买东西的。按时髦的说法,到国外购物,也成了出国旅游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然,怎么一听说是中国游客,新马泰的导游们就比接待其他国家的游客,特别是日本团、韩国团要高兴得多?连当地的报纸都发表评论了:不可小视中国人的购买力。
  要是问,在国外跟谁购物的次数最多?跟谁购物最方便?跟谁购物又爱又气?十有八九的人会说:导游。出了国门,语言不通,价格不明,行情不懂,离开了导游这根拐棍儿,还真有点玩不转。不过,跟导游购物,还得长点心眼儿。最近,我去了趟泰国,跟着当地导游,领教了一回泰式购物。
  这位导游四十挂零,姓洪,个子瘦高,眼睛有神,显得精明干练。在机场大巴上,他就跟大伙套上了近乎:他与车上的中国游客是同根同宗,打曾祖父那一代从福建下南洋谋生,虽说已经加入泰国籍,娶了泰国老婆,但祖训在耳,没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后裔,洋装虽然穿在身,可心依然是中国心。这一招还真灵,立马儿就把彼此的感情距离拉近了。
  接着,他又讲开了泰国的风俗和风土人情。先教大家几句用得着的泰语,好说好记,一点儿不难。比如:见面问好,叫“萨瓦底卡”;找餐厅,就叫“恨大海”;要上厕所,就叫找“歌厅”;大便是“唱歌”;小便就叫“站起来”;买东西问价叫“偷来”;太贵了就说“拍马”;夸小伙子长得帅,叫“老妈妈”;要是夸姑娘漂亮,则说“水晶晶”;先生、小姐叫“坤”,大哥、大姐叫“屁”。说到这儿,他告诉大伙,以后可以叫他洪“屁”,不过千万别跟红屁股闹混了,那可是猴子的专利。要么,干脆按当地习惯叫他“屁”洪好了。他还开玩笑,车上有没有姓方的先生,要是有就叫“方(放)屁”,要是有姓马的,就成了“马屁”。这一段不辨真假的插科打诨,逗得大家前仰后合。
  有了这层铺垫,“屁”洪顺势把话题转到了购物上。他告诉大伙,在泰国买东西,最方便的还是泰铢。在免税品商店或银行里可以兑换泰铢,但如果花不完,还得回去办理,十分不便。如果大家愿意也可以和他换,包换包退。尽管价格贵一些,算是帮忙的手续费啦!有了刚才认祖归宗的交情,再加上车上义务授课的热情,车上的游客纷纷慷慨解囊,与“屁”洪兑换泰铢。看到他手忙脚乱收钱的情景,我猜想,就这一进一出的汇率差,“屁”洪至少有几百元的进项。
  那一天,游完了泰国皇宫,“屁”洪带我们到泰国珠宝加工中心参观。途中,“屁”洪侃起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他说,危机过后,不少泰国身家亿万的富翁、老板,昨天还是住别墅开名车,转眼就成了街头小贩。那时候,股票狂跌、货币贬值、房地产缩水。说到这里,“屁”洪卖了个关子:谁能猜猜什么东西一点没受影响?看着大家七嘴八舌地乱猜,“屁”洪有些得意地说:是钻石和宝石。为什么?“屁”洪摆出一副专家的派头说,因为钻石和珠宝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开采一点,地球上就少一点,所以具有保值、增值和投资的效用。完成这套宏观理论分析之后,他马上峰回路转:今天要参观的地方,专门加工泰国的红蓝宝石。泰国的红宝和蓝宝闻名世界,与南非的钻石、缅甸的翡翠和中国的美玉堪称世界四大名贵珍藏品,极具收藏和保值、投资价值。在那里买宝石,不仅便宜,而且有质量保证。
  引导购物,舆论先行。车上的游客犹如醍醐灌顶,如梦惊醒。车未停稳,大家纷纷起身,涌进宝石中心,开始疯狂采购。
  这时候,“屁”洪安坐在休息室里,一边抽烟,一边喝饮料,仿佛游客购物与他无关,一点儿也看不出他要从游客购物款中拿回扣的样子。
  我本属意志不坚定者,听了“屁”洪的鼓动,也在店中忙着给老婆挑选宝石项链。忽然,一名服务小姐急匆匆走过来,说是“屁”洪找我有急事。到了休息室,只见“屁”洪有些气急败坏。他说,游客中有一位好事之徒,自己非但不买,一见有人掏钱,还挺身而出,加以劝阻,弄得购买者踌躇不决。“屁”洪见我是此团领队,希望我出面通融劝说一下,出门在外都是朋友,不要坏了人家的财路。
  看到此情此景,我心中豁然明了:“屁”洪在大巴车上那一番表演,原来又是十分高明的生意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